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回心易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回心轉意」之典源,提供參考。 《朱子語類.卷一一七.朱子.訓門人五》魏元壽問《大學》。先生因云:「今學者不會看文章,多是先立私意,自主張己說;只借聖人言語做起頭,便自把己意接說將去。病痛專在這上,不可不。」又云:「近有一學者來,欲說『皇極』。某令他說看,都不相近,只做一個『大中』字說了,便更無可說處。不知自孔孟以後千數百年間,讀書底1>更不仔細把聖人言語略思量2>看是如何。且人一日間,此心是起多少私意,起多少計較,都不會略略回心轉意去看,把聖賢思量,不知是在天地間做甚麼也!」 〔注解〕 (1) 底:音˙ㄉㄜ,同「的」。「讀書底」即「讀書的」。 (2) 思量:衡量、考慮。
彭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防禦敵人攻擊所使用的盾牌。漢.劉熙《釋名.釋兵》:「彭排,彭,旁也,在旁排敵禦攻也。」《南史.卷一六.朱齡石傳》:「帝先命超石嚴二千人,白毦既舉,超石赴之,并齎大弩百張,一車益二十人,設彭排於轅上。」也作「旁排」、「旁牌」。
道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家之人穿的衣服。《三國演義》第四九回:「孔明於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齋,身披道衣,跣足散髮,來道壇前。」
磨磚砌的喉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又光又溜。磨磚,一種表面光滑的磚塊。全句比喻人吃飯速度很快,一吞即下。《西遊記》第四七回:「那小的們,又端了碗,盛一碗遞與八。獃子幌一幌,又丟下口去就了了。眾僮僕見了道:『爺爺呀!你是磨磚砌的喉嚨,著實又光又溜。』」
不隄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小心備。《三國演義》第一○回:「不隄防李催之姪李別,見樊稠放走韓遂,回報其叔。」也作「不提防」。
物至而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不能成,執之,故不能得。是以聖人法天,弗為而成,弗執而得。與人同情而異道,故能長久。故三皇、五帝有之器,命曰侑卮,其沖即正,其盈即覆。夫物盛則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樂終而悲。是故聰明廣智守以愚,多聞博辯守以儉,武力勇毅守以畏,富貴廣大守以狹,德施天下守以讓,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也。服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弊不新成。」 〔注解〕 (1) 損:損傷、毀壞。 (2) 牝:音ㄆ|ㄣˋ,谿谷。 ◎2《文子.上禮》天地之道,極則反,益則損。故聖人治弊而改制,事終而更為。其美在和,其失在權。
剽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奪掠取。《漢書.卷七六.王尊傳》:「往者南山盜賊阻山橫行,剽劫良民,殺奉法吏,道路不通,城門至以警。」
隨鄉入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能適應環境,隨遇而安。參見「入鄉隨鄉」條。《西遊記》第三○回:「八道:『我雖食腸大,卻也隨鄉入鄉。』」《紅樓夢》第四一回:「俗說隨鄉入鄉,到了你這裡,自然把那金玉珠寶一概貶為俗器了。」
反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回已流出的汗水。比喻收回成命。語出《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傳.劉向》:「《易》曰『渙汗其大號』。言號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今出善令,未能踰時而反,是反汗也;用賢未能三旬而退,是轉石也。」《宋史.卷二六五.列傳.李昉》:「陛下若以明詔既頒,難於反汗則當續遣使臣,嚴加飭。」
誅一警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懲罰或殺掉一人以警眾人。宋.蘇軾〈論河北京東盜賊狀〉:「其間凶殘之黨,樂禍不悛,則須敕法以峻刑,誅一以警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