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法眼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中禪宗五家之一。由五代文益禪師創立。因文益的諡號──大法眼禪師而得名。是禪宗五家中最晚成立的宗派。宗風簡明的地方似雲門;細密的地方類似曹洞,思想的特色主張一切現成。在宋初曾盛極一時,但到了宋代中葉,法脈就斷絕了。其間不過一百年。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文益、德韶、延壽等。
摩羅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積極浪漫主義精神的文藝思想。摩羅是梵文māra的音譯,就是惡魔的意思。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在作品中塑造了具有叛逆性格、反壓迫、專制的人物,積極爭取自由、真理,這些人在當時的環境下被視為惡魔。此一思想在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對五四新文學產生了影響。
北京之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由大陸知識分子民辦的刊物。創刊於西元一九七九年,由共青團中央委員周為民、王軍濤、韓志雄等所主編,是當時唯一民刊鉛印出版物。主張廢除官僚體制、反對專制統治和抨擊公安暴行等,藉以宣揚民主思想。一九八一年遭禁。
祕密警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隱密身分的警察制度。在極權統治政權中,為了監控人民的言行、思想,設有此一制度。由警察假扮平民,進行暗中偵查、搜證、逮捕,往往造成恐怖的氣氛。
煩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慮、煩雜的思想。《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過靈溪而一躍,疏煩想於心胸。」
判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經經典因背景、作者淵源不同,前後期經典中的思想差別很大。為了調和其間的衝突,及提昇自宗經典地位,於是將各種經典加以分期和判定高下,以確立自宗思想的優越,這種批判稱為「判教」。
讓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讓教思想是程瑤田畢生力行的教材教法,禮與讓分別代表程瑤田實踐哲學的理論與實務,程瑤田之所以特重讓教之實務,可以視為歷史進程必經的結果,有回歸先秦儒家精神的意味。
團體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集體表演的體操。具有一定主題思想,讓表演者按規定做各種體操或舞蹈動作,或進行隊列變化,或組成各種圖案。
反右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忙不擇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急著成交,顧不得和買主或賣主討價還價。如:「他忙不擇價,只管把貨脫手。」《警世通言.卷十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令史平昔愛如己女,欲要把這婢子來出脫,思想再等一二年,遇個貴人公子,或小妻,或通房,嫁他出去,也討得百來兩銀子。如今忙不擇價,豈不可惜。」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