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35.60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方上有身分地位的人。[例]富紳、鄉紳、土豪劣紳
覆水難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六九.竇何列傳.何進》。據載,漢靈帝死後,劉辯即位,舅父何進為輔政大臣。何進為鞏固自己的地位,與袁紹密謀想殺盡朝中宦官,其弟何苗勸他:「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意思是說:「你做的決定就像潑出去的水,是不可能再收回的,因此你要深思熟慮啊!」後來何進果然失敗,反被宦官用計殺害。在此,「覆水不可收」指的是既定的事就難以改變,語義不同於前兩個故事中的「覆水難收」。
搜索枯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仙靈。七碗喫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3>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注解〕 (1) 碗:指盛茶水的碗,體積較杯子為大。 (2) 喉吻:喉頭與嘴脣。 (3) 習習:舒和的樣子。
販夫走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小買賣或替人跑腿的人。泛指社會地位低下的人。[例]販夫走卒之中,有時隱藏不少能人,切勿等閒視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大」相對:(1)體積、數量、力量等方面不大的。如:「小城」、「小人物」。《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2)年輕、幼稚的。如:「年紀小」、「小伙子」。《晉書.九二.文苑傳.趙至傳》:「我小,未能榮養。」(3)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官」、「這兩位是我二弟和小妹。」、「小妹!請你把帳單拿過來。」(4)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恕小民直言。」、「小的不敢!」、「小店」、「小兒」。
十三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朝乾隆帝鐫刻《十三經》經文於石,1815年學者阮元刻《十三經注疏》,從此,“十三經”在儒學典籍中的地位更加鞏固。 影響較小的分類五代十國時後蜀國主孟昶刻“十一經”,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經》、《爾雅》。也有將十三經加上大戴禮記為十四經。其實在後世還曾將紅樓夢列入十三經為十四經,不過人們認為不應將後世作品列入十三經,因此不被承認。至今仍維持十三經。 十三經簡介 詩經《詩經》在先秦稱《詩》,或《詩三百》,是中國第一本詩歌總集。匯集了春秋時期|春秋中期前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史記》認為是是由孔子所編定。但學者認為是由魯國樂官...
生涯類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習得機械的使用或體能技術。實際型的人對抽象概念或理論學科的容忍度較低。他們經常較看重金錢、權力和地位,較不重視人群關係。 研究型(Investigative type)研究型環境:研究型環境可讓工作者發揮科學或數理方面的興趣、能力,以尋求問題的解決。在此一情境中,工作者被鼓勵運用複雜和抽象的思考,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工作者亦須具備謹慎縝密和批判性思考、邏輯思考的能力,並需運用智慧獨立工作。研究型人格:研究型的人喜歡運用智慧解謎和接受挑戰,喜歡學習,並對其解決科學或數學難題的能力充滿自信。經常閱讀和討論有關科學性的論題,...
執牛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諸侯割牛耳歃血為盟,由主盟者執珠盤盛牛耳,故稱盟主為「執牛耳」。《左傳.哀公十七年》:「諸侯盟,誰執牛耳?」晉.杜預.注:「執牛耳,尸盟者。」後泛指人在某方面居領導地位。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齣:「論文采,天仙吏,謫人間。好教執牛耳,主騷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綴獸牙魚骨當作頸飾耳飾,新石器時代琢磨玉石骨牙蚌料。殷商西周時期,玉在各種材料中的配飾佔了非常顯著的地位,這時的佩玉一般色調比較簡單,樣式也比較平素。東周時期在玉德思想的支配下,組玉珮廣泛流行,少則一璧一環,多者除了璧環璜瓏之外還會搭配瑪瑙、水晶、玻璃、雞血石等等。根據考古發現,最晚在春秋初期的時候,組珮玉的組合就已經發展到形式十分繁雜的地步了。戰國、西漢的組珮玉佩帶方法基本上沒有很大的差異,造成佩帶形式的不同,主要是因為身分等級、年齡及性別的差異。目前已之出土最多組珮玉的漢墓是廣州象崗南越王墓,共有十一套。分別發現於墓...
一針見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著頭巾的人,說他以後會做到八州都督的官位。另外一個看相的人,也說他左手中指有一條垂直的指紋,將來地位會非常尊貴、崇高,會得到「公」的爵位。陶侃就用針刺破手指,鮮血噴灑到牆壁上,居然形成了一個「公」字。再用紙包裹手指,而「公」字竟愈發明顯。陶侃後來果真當了八州的都督。這是關於「一針見血」的一段故事。後來「一針見血」這句成語當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但已和此典故無關,轉用字面義,表示一針下去,血即湧出,用來比喻言論簡潔透澈,深中肯綮,如梁啟超的《飲冰室合集.文集六.盧梭學案》:「案此論可謂一針見血,簡而嚴,精而透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