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刻骨鏤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骨銘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據《全唐文.卷三四八.李白》引)白少頗周慎,忝聞義方,入暗室而無欺,屬昏行而不變。今小人履疑誤形似之跡,君侯流悌矜恤之恩。戢秋霜之威,布冬日之愛,睟容有穆,怒顏不彰。……白孤劍誰託,悲歌自憐。迫於悽惶,席不暇暖。寄絕國而何仰?若浮雲而無依。南徙莫從,北遊失路。遠客汝海,近還城。昨遇故人,飲以狂藥,一酌一笑,陶然樂酣。……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5...
石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49~300)晉南皮(今河北南皮東北)人,字季倫。元康初累官至荊州刺史,以劫掠客商致財無數。在河陽營建金谷別墅,後拜衛尉,與貴戚王、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八王之亂時,他與齊王冏結黨,為趙王倫所殺。
儻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任隨便,不事知點。《漢書.卷八二.史丹傳》:「丹為人知足,弟愛人,貌若儻蕩不備,然心甚謹密,故尤得信於上。」
除惡務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除奸惡必須澈底。《書經.泰誓》:「樹德務滋,除惡務本。」唐.張說〈故括州刺史贈工部尚書馮公神道碑〉:「當官而行,不避讒慝之口;除惡務本,不求悌之譽。」
冠前絕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空前絕後」。見「空前絕後」條。01.《宣和畫譜.卷二.道釋二.吳道玄》:「且顧(之)冠於前,張(僧繇)絕於後,而道子乃兼有之,則自視為如何也?」 
了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意明白的聯句。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因共作了語。顧之曰:『火燒平原無遺燎。』桓曰:『白布纏棺豎旒旐。』殷曰:『投魚深淵放飛鳥。』」
淋漓痛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分痛快、透澈。猶「淋漓盡致」。見「淋漓盡致」條。01.《文明小史》第三四回:「這回毓生帶著這書,頗為得意,淋漓痛快的寫了一大篇。」02.清.陳確〈書韓柳集後附論〉:「杜律閎整,古詩敘事切,淋漓痛快,殆過于李。」 
一路福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路,宋朝行政區域的名稱。宋鮮于侁出任浙東轉運使,司馬光稱許為福星,專懲貪官,造福百姓。見宋.秦觀〈鮮于子駿行狀〉。後比喻官吏恩德及民,轄區的人頌為福星。《歧路燈》第五四回:「吃茶已畢,邊公問了姓名,說了『弟係初任,諸事仰祈指示』話頭。眾人也說了『一路福星,悌樂只』的話頭。」後來也用為祝人旅途平安的話。
蔗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顧之吃甘蔗常自末端吃至根部,人問其因,顧之答以漸入佳境。見《晉書.卷九二.文苑傳.顧之傳》。後用來比喻佳境。
佳境漸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漸入佳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漸入佳境」原作「漸至佳境」。因為甘蔗愈接近根部吃起來愈甜,所以顧之每次吃甘蔗時,都從甘蔗梢部開始吃起。別人問他是什麼緣故,他回答說:「由味道淡的部位往味道甜的部位吃,感覺像是逐漸進至美好的境界。」後來「漸入佳境」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境況逐漸進展至美好的境界。亦用來比喻興味漸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