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股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勇氣,所以能夠戰勝他們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一氣呵成 相反詞再衰三竭 5.例句全班同學一鼓作氣把教室走廊都打掃乾淨了
國語實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校舍發展概況本校校地16,348平方公尺,現今共有同心樓、同德樓、實踐樓、勤學樓四棟樓房。計普通教室64間,專科教室及辦公室共43間,運動場2處,活動中心1間。本校於民國35年5月3日成立之初,暫借福星國民學校教室上課,8月1日遷至現址(南海路58 號),當時有教室10間, 9個班級,學生300餘人...
情境認知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識的習得。Brown、Collins和Duguid提出古代市井的記憶工匠學習的方式和今天師生所處的教室,其差別是非常巨大的。工匠階層解決問題時並沒有根據學理法則,但卻能如專家般的解決該行業的疑難問題,學習記憶與傳承的規律,並不是把他們抽離真實情境去上職業學校受專業訓練,而是直接投入真實的工作情境中,看著父母或師傅在真正的工作環境中做出完整的職業技藝活動,因此孩子們是在平日生活與情境互動的經驗中而產生問題解決的技能,這種現象說明知識的習得是在情境中建構的。情境認知論者主張知識的獲得應以統整、不可分割的社會觀點來進行詮釋:...
台北市立木柵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矗立著紅色的巍峨建築;校園占地3.9公頃,包括:教學大樓、活動中心、行政大樓、教學資源中心大樓、特別教室大樓及實習工場等;另有電腦教室、語言教室、視聽教室、音樂教室、理化實驗室、室內網球場及室內羽球場等設施。 簡介本校創立於民國 ...
惰性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有有效的教學,就必須瞭解如何使學生容易提取訊息,以便學生能將此訊息能與其他訊息連結,並且將它應用到教室以外的情境中。 關鍵字中文: 惰性知識英文: Inert knowledge 參考書目Robert E. Slavin(2005)。教育心理學,頁238。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許榮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林黛嫚合著,三民出版)《不倫練習生》(8P合著,寶瓶文化出版 2004)《寓言》(寶瓶文化出版)《教室外的第一名》電影劇本《單車上路》(導演:李志薔)電影劇本《七月一號誕生》《喜歡高空彈跳的微笑蜘蛛》(林哲璋, 周銳, 許榮哲合著,國語日報出版)
道德討論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認知結構為刺激學生道德認知的發展,最理想的道德教材就是假設的或真實生活中的兩難式困境題材。藉由在教室中討論道德兩難式困境故事,闡述故事中包含的道德問題,辨明其中的道德觀點,讓學生與道德認知發展階段比自己高的同學進行公開討論,以刺激學生對道德衝突情境的興趣,進而促進學生道德認知結構的發展。 道德討論教學法道德討論教學法係根據學生現有的道德認知結構,利用兩難式的問題情境,透過公開討論的方式,提升學生的道德判斷層次。因此,道德教學必須提供豐富的道德刺激與衝突情境,在互尊、和諧的氣氛中,不斷地辯論、詰問,以使學生發展出更成熟...
有效動力經營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基本理念 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強調「動力」(momentum)的觀念,教師能掌握全局,對於教室內發生的任何事情都能瞭若指掌,一有狀況立即處理;教師也需有一心二用的能力,一邊進行教學一邊處理個別學生的不當行為,此外,教師在教學活動上要能順暢明快,不拖泥帶水,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減少紀律行為的產生,安排多樣化的作業且難易適中,以引起學生興趣,避免厭煩的情形發生。當學生不當行為發生時,教師對當事者採取的處理方式,會間接的影響到周遭的學生,產生漣漪效應,以達到懲一儆百之效(吳明隆,2009;張民杰,2007;郭明德,2...
校園安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使用正當性。體育設備方面,游泳池應有專人管理,並置有救生員。有危險的運動應畫警戒線及注意安全。理化教室應訂定使用規則,並指定有理化專長的人員負責保管設備和器材。嚴禁學生擅自動用實驗器材或藥物,必須在教師指導下,方可進行各種實驗。家政教室或廚房的電線及瓦斯管要牢固,使用瓦斯爐或其他烹飪器後,要注意關閉其開關。3.防止校外不良份子進入校園學校可實施門禁管制,對所有訪客要求簽名並配戴識別證,且做必要的過濾。4.校區的巡邏學校得指派教職員工及駐衛警等,或...
班級經營準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倍。(三) 環境管理──資源有限、創意無窮班級環境的管理與經營,需要教師發揮無窮的創意。尤其面對傳統教室的建築規劃,在擁擠的空間中如何發揮建築本身的教育功能,教師必須深入瞭解並集合各種資源。例如,傳統教室的座位安排是面對面、排排坐的方式,教師如何在有效的空間中,發揮創造力,使空間無形中加大,使學生之間的距離拉近等都需要教師的用心。此外,班級環境的管理在資源運用方面,需要教師運用學校的現有資源,結合班級家長、社區的無限資源,將資源引進班級生活中,才能...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