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憂世憫人注音︰|ㄡ ㄕˋ ㄇ|ㄣˇ ㄖㄣˊ漢語拼音︰yōu shì mǐn rén釋義︰猶「悲天憫人」。見「悲天憫人」條。 01.明.袁宏道〈第三問策〉:「孟子之序好辨(辯)也,述禹、周以來聖賢之苦心,千古一轍,而其一段憂世憫人之意,至於欲用不獲,而託之空言,讀之真可使人墮淚。」 參考詞語︰憂天憫人注音︰|ㄡ ㄊ|ㄢ ㄇ|ㄣˇ ㄖㄣˊ漢語拼音︰yōu tiān mǐn rén釋義︰即「悲天憫人」。見「悲天憫人」條。 01.清.王士禎《帶經堂詩話.卷一二.佳句類》:「此類數十句,雖古作者無以加,而其憂天憫人之意,亦間見於篇。」
倔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硬不屈。《宋史.卷三六○.趙鼎傳》:「檜見之曰:『此老倔強猶。』」《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老和尚見他說得倔強,心下好些著惱。」
流連忘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梁惠王下》者齊景公問於晏子曰:「吾欲觀於轉附朝儛,遵海而南,放於琅邪。吾何脩而可以比於先王觀也?」晏子對曰﹕「善哉問也!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夏諺曰﹕『吾王不遊,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遊一豫,為諸侯度。 今也不然,師行而糧食,飢者弗食,勞者弗息。睊睊胥讒,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飲食若流。流連荒亡,為諸侯憂。從流下1>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2>而忘反謂之『連』,從獸無厭3>謂之『荒』,樂酒無厭4>謂之『亡』。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說,大戒於國,出舍於郊。於是始...
日新月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日新月盛注音︰ㄖˋ ㄒ|ㄣ ㄩㄝˋ ㄕㄥˋ漢語拼音︰rì xīn yuè shèng釋義︰猶「日新月異」。見「日新月異」條。 01.宋.范祖禹〈論宦官〉:「唐之時,仇士良教其黨曰:『天子不可令閑,常宜以奢靡娛其耳目,使日新月盛,無暇更及他事。』」 02.清.郭嵩燾〈古微堂詩集序〉:「天地之生才無窮,而文章之變,日新月盛,有非古人所能限者,此亦以見斯文之廣大。」 參考詞語︰日異月新注音︰ㄖˋ |ˋ ㄩㄝˋ ㄒ|ㄣ漢語拼音︰rì yì yuè xīn釋義︰猶「日新月異」。見「日新月異」條。 01.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一.巾履》:「近年以來,殊形詭製,日異月新。」 02.清....
三顧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南史.卷二六.袁湛列傳》:「(明帝)欽昂風素,頻降駕焉。及踐阼,奏事多留與語,謂曰:『我以卿有美名,親經相詣。』昂答曰:『陛下在田之日,遂蒙三顧草廬。』」 參考詞語︰三謁茅廬注音︰ㄙㄢ |ㄝˋ ㄇㄠˊ ㄌㄨˊ漢語拼音︰sān yè máo lú釋義︰猶「三顧茅廬」。見「三顧茅廬」條。 01.元.關漢卿《玉鏡臺.第四折》:「他如今做了三謁茅廬,勉強承伏。」 參考詞語︰茅廬三顧注音︰ㄇㄠˊ ㄌㄨˊ ㄙㄢ ㄍㄨˋ漢語拼音︰máo lú sān gù釋義︰猶「三顧茅廬」。見「三顧茅廬」條。 01.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丘真人》:「豈不聞渭水同車,茅廬三顧之事,奈何山川懸闊,...
葉公好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葉子高喜歡龍,家裡全用龍來雕飾。天上的龍知道此事,特到葉公家的窗口窺視。葉公見了真龍,卻嚇得面無人色。典出漢.劉向《新序.雜事》。後以葉公好龍比喻表裡不一,似是而非的假象。《三國志.卷三八.蜀書.秦宓傳》:「楚葉公好龍,神龍下之,好偽徹天,何況於真。」
朝秦暮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03.明.俞弁《逸老堂詩話》卷下:「余嘗過訪其居,修竹瀟然,焚香獨坐,左圖右史,充棟汗牛,人之所慕者,今大中俱得之矣。與世之朝秦暮楚,驅馳勢利之場者,大相遼絕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果真。宋.蘇軾〈水龍吟.小舟橫截春江〉詞:「武昌南岸,遊應記。料多情夢裡,端來見我,也參差是。」
集思廣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來相啟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於國,則亮可少過矣。」又曰:「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啟誨,前參事於幼宰,每言則盡,後從事於偉度,數有諫止;雖姿性鄙暗,不能悉納,然與此四子終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於直言也。」其追思和如此。 〔注解〕 (1) 參署:參與政事。署,音ㄕㄨˇ,政府機關。
鳥盡弓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弓藏鳥盡注音︰ㄍㄨㄥ ㄘㄤˊ ㄋ|ㄠˇ ㄐ|ㄣˋ漢語拼音︰gōng cáng niǎo jìn釋義︰即「鳥盡弓藏」。見「鳥盡弓藏」條。 01.《舊唐書.卷一二一.僕固懷恩列傳》:「弓藏鳥盡,兔死犬烹,臣謂非,今方知實。」 02.《漢口叢談.卷一》引清.蔣蔣邨〈後湖感賦〉:「伍子鴟夷亞夫餓,弓藏鳥盡終誰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