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相敬如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明 馮夢龍所輯《警世通言》卷十二:「自此夫妻和順,相敬如賓。」 2.語譯 形容夫婦之間相互敬重,就像賓客之間以禮相待。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舉案齊眉、鴻案相莊、琴瑟和鳴 相反詞 勢如水火、水火不容、琴瑟不調 5.例句 他們夫妻倆,在這數十年的婚姻之路上,始終是相敬如賓,恩愛如
匹夫之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語.越語上》1>國之父兄請曰:「者夫差恥吾君於諸侯之國,今越國亦節矣,請報之。」句踐辭曰:「者之戰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與知恥?請姑無庸戰。」父兄又請曰:「越四封之內,親吾君也,猶父母也。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讎,其有敢不盡力者乎?請復戰。」句踐既許之,乃致其眾而誓之曰:「寡人聞古之賢君,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恥也,而患其眾之不足也。今寡人將助天滅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2>。進則思賞,退則思刑,如此則有常賞。進不用命,退則無恥,如此則有常刑。」果行,國人皆勸,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
醉生夢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程頤〈明道先生行狀〉(據《河南程氏文集.卷一一》引)道之不明,異端害之也。之害近而易知,今之害深而難辨。之惑人也,乘其迷暗;今之入人也,因其高明。自謂之窮神知化,而不足以開物成務。言為無不周遍,實則外於倫理;窮深極微,而不可以入堯、舜之道。天下之學,非淺陋固滯,則必入於此。自道之不明也,邪誕1>妖異之說競起,塗生民之耳目,溺2>天下於汙濁;雖高才明智,膠3>於見聞,醉生夢死,不自覺也。是皆正路之蓁蕪,聖門之蔽塞,闢之而後可以入道。 〔注解〕 (1) 邪誕:荒誕不經。 (2) 溺:使陷溺。 (3) 膠:拘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過去、從前。[例]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宋.文天祥〈正氣歌〉)
禮尚往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一.進士歸禮部》:「異日會論,昂果斥權章句之疵以辱之。權拱而前曰︰『夫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鄙文不臧,既得而聞矣;而執事有雅什,常聞於道路,愚將切磋,可乎?』昂怒而嘻笑曰︰『有何不可!』」
相得益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據《漢書.卷六四下.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王褒》引)賢者之未遭遇也,圖事揆策則君不用其謀,陳見悃誠則上不然其信,進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是故伊尹勤於鼎俎,太公困於鼓刀,百里自鬻,甯子飯牛,離此患也。及其遇明君遭聖主也,運籌合上意,諫諍即見聽,進退得關其忠,任職得行其術,去卑辱奧渫而升本朝,離疏釋蹻而享膏粱,剖符錫壤而光祖考,傳之子孫,以資說士。故世必有聖知之君,而後有賢明之臣。故虎嘯而(冽風)〔風冽〕,龍興而致雲,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陰。《易》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詩》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國。」故世平主聖,俊艾1>將自至,若堯、舜、禹、湯、文、武2...
傾國傾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太宰嚭(ㄆㄧˇ)的讒言,賜其自殺。《越絕書》記此事,慨嘆夫差不信伍子胥而聽信太宰嚭的讒言,這就好像日晉獻公受驪姬迷惑,使得眾叛親離,種下晉國衰敗的禍根;亦猶如過去周幽王縱容褒姒,以致失信於群臣,使犬戎得以入侵。驪姬與褒姒都是極為妖媚美麗的女子,但卻又是極為不祥,招來「傾城傾國」的禍害。而越王句越,忍辱負重,生聚教訓,發動大軍,圍困夫差於姑蘇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殺,吳國果然傾覆,句踐終於復興越國。後來「傾國傾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女子的美豔,可以帶來禍害。其實此一語義,早在《詩經》中就已經見到。《詩經.大雅.瞻卬》有「哲婦傾城」這樣的句子,意思是「婦人多謀深慮乃亂國」,此處「傾...
更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連不斷的交替、更換。[例]世代更迭,人事遞嬗,往叱吒一時的風雲人物,又在那裡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言文中的發語詞,表提示作用。《論語.季氏》:「夫顓臾,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孟子.離婁上》:「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
家喻戶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xiǎo釋義︰即「家喻戶曉」。見「家喻戶曉」條。 01.《宣和書譜.卷二○.制詔告命.敘論》:「者帝王坐法宮,垂衣裳,不出九重深密之地,使四方萬里朝令夕行,豈家至戶曉也哉?」 02.宋.歐陽修〈乞出第三劄子〉:「臣所謂辨誣謗、全名節者,為中外之人不可家至戶曉者爾。」 參考詞語︰家諭戶曉注音︰ㄐ|ㄚ ㄩˋ ㄏㄨˋ ㄒ|ㄠˇ漢語拼音︰jiā yù hù xiǎo釋義︰即「家喻戶曉」。見「家喻戶曉」條。 01.宋.樓鑰《攻媿集.卷二九.繳鄭熙等免罪》:「以言求人,曾未聞有所褒表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諭戶曉,必有輕議于下者。」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