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富五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天下》惠施1>多方2>,其書五車,其道舛駁3>,其言也不中4>。厤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謂之大一;至小无內,謂之小一。无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南方无窮而有窮,今日適越而來。連環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氾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注解〕 (1) 惠施:西元前370?∼前310?,戰國時宋國人。曾任梁相,有辯才,與莊周友善,和公孫龍並為名家的代表。研究萬物同異關係,提出小同、大同、小同異、大同異等概念。亦稱為惠子。 (2) 多方:指學術成就方面很廣。方,方面、門...
刻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仰?若浮雲而無依。南徙莫從,北遊失路。遠客汝海,近還城。昨遇故人,飲以狂藥,一酌一笑,陶然樂酣。……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5>,五情冰炭6>,罔知所措。晝愧於影,夜慚於魄,啟處不遑,戰跼無地。 〔注解〕 (1) 愍:音ㄇ|ㄣˇ,憐恤、哀憐。 (2) 甯越:戰國趙中牟人,生卒年不詳。苦於耕稼之勞,刻苦求學十五年,遂為周威公之師。甯,音ㄋ|ㄥˋ。 (3) 辜:罪過。 (4) 三公:三為「王」之訛。王公,指王承,...
小時了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僕有何親?」對曰:「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僕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1>曰:「小時了了2>,大未必佳!」文舉3>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4>。 〔注解〕 (1) 韙:陳韙,漢太中大夫,生卒年不詳。韙,音ㄨㄟˇ。 (2) 了了:音ㄌ|ㄠˇ ㄌ|ㄠˇ,聰明慧黠。 (3) 文舉:孔融(西元153∼208),字文舉,東漢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荒遠幽隱的地方。《戰國策.秦策一》:「今夫蜀,西辟之國,而戎狄之長也。」《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景公問孔子曰:『秦穆公國小處辟,其霸何也?』」
畫龍點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唐元竑《杜詩攟》卷一:「人畫龍點睛輒飛去,畫女子剌心即痛,伎藝到絕處,豈有神靈憑其筆端耶?」
野人獻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列子.楊朱》者宋國有田夫,常衣縕黂1>,僅以過冬。暨2>春東作3>,自曝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4>隩室5>,綿纊狐貉6>,顧7>謂其妻曰:「負日之暄8>,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里之富室告之曰:「人有美戎菽,甘枲、莖芹、萍子者,對鄉豪稱之。鄉豪取而嘗之,蜇於口,慘於腹,眾哂而怨之,其人大慚。子,此類也。」 〔注解〕 (1) 衣縕黂:身穿以亂麻為絮的冬衣。衣,音|ˋ,穿。縕,音ㄩㄣˋ;黂,音ㄈㄣˊ;二者皆亂麻。 (2) 暨:音ㄐ|ˋ,至、及。 (3) 東作:春耕。 (4) 廣廈:寬廣高大的房屋。 (5) 隩室:暖室。隩,音ㄩˋ,通「燠」,溫暖。 (6) 綿纊狐貉:用細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誰。表示疑問的語氣。《詩經.豳風.鴟鴞》:「今女下民,或敢侮予!」《文選.潘岳.藉田賦》:「者明王以孝治天下,其或繼之者,鮮哉希矣。」
得隴望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觀漢記.卷二三.隗囂傳》囂將王元說囂曰:「更始西都,四方響應,天下喁喁,謂之太平。一旦敗壞,今南有子陽,北有文伯,江湖海岱,王公十數,而欲牽儒生之說,棄千乘之基,計之不可者也。今天水完富,士馬最強,北取西河,東收三輔,案秦舊跡,表裡山河,元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此萬世一時也。若計不及此,且蓄養士馬,據隘自守,曠日持久,以待四方之變,圖王不成,其弊猶足以霸。」囂然其計,杜林先去,餘稍稍相隨,東詣京師。光武賜囂書曰:「吾年已三十餘,在兵中十歲,所更非一,厭浮語虛辭耳。」岑彭與吳漢圍囂于西城,敕彭書曰:「西城若下,便可將兵南擊蜀虜1>。人苦不知足,既平隴2>,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鬢為...
江河日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解釋3 3.故事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4.2 相反5 5.例句 1.出處 袁枚與程原衡書:「明知其江河下。」江河的水,每日向下游奔流。 2.解釋 比喻情況日漸衰微,一天不如一天。 3.故事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 每況愈下、日就衰敗、寸步難移、一落千丈 相反 揮戈返日、旭日初升、蒸蒸日上、如日方升、一日千里 5.例句 日鹿港的繁華景象,如今已經江河日下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從前。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唐.白居易〈琵琶行〉:「淒淒不似向前聲。」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