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排列。如:「陳設」、「陳列」。《書經.洪範》:「我聞在,鯀垔洪水,汨陳其五行。」《禮記.中庸》:「陳其宗器,設其裳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驚視的樣子。《廣韻.入聲.韻》:「奭,驚視貌。」
靡靡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非子.十過》奚謂好音?者衛靈公將之晉,至濮水之上,稅車而放馬,設舍以宿,夜分而聞鼓新聲者而說之,使人問左右,盡報弗聞。乃召師涓而告之曰:「有鼓新聲者,使人問左右,盡報弗聞,其狀似鬼神,子為我聽而寫之。」師涓曰:「諾。」因靜坐撫琴而寫之。師涓明日報曰:「臣得之矣,而未習也,請復一宿習之。」靈公曰:「諾。」因復留宿,明日而習之,遂去之晉。晉平公觴之於施夷之臺,酒酣,靈公起曰:「有新聲,願請以示。」平公曰:「善。」乃召師涓,令坐師曠之旁,援琴鼓之。未終,師曠撫止之,曰:「此亡國之聲,不可遂也。」平公曰:「此道奚出?」師曠曰:「此師延1>之所作,與紂2>為靡靡之樂也,及武王伐紂,師延東走,至於濮...
前倨後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前傲慢無禮,後又謙卑恭敬。比喻待人勢利,態度轉變迅速。#語出《戰國策.秦策一》。 △「引錐刺股」、「今恭慢」
差強人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四:「唐文皇手定中原,籠蓋一世,而詩語殊無丈夫氣,習使之也。『雪恥酬百王,除兇報千古。』『乘匹馬去,今驅萬乘來。』差強人意,然是有意之作。」
怙惡不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ān釋義︰猶「怙惡不悛」。見「怙惡不悛」條。 01.《後漢書.卷四三.朱樂何列傳.朱暉》:「秦政煩苛,百姓土崩,陳勝奮臂一呼,天下鼎沸,而面諛之臣,猶言安耳。諱惡不悛,卒至亡滅。」 參考詞語︰怙惡不改注音︰ㄏㄨˋ ㄜˋ ㄅㄨˋ ㄍㄞˇ漢語拼音︰hù è bù gǎi釋義︰即「怙惡不悛」。見「怙惡不悛」條。 01.《封神演義.第八二回》:「豈得怙惡不改,又率領群仙布此惡陣?」
削足適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削足適履」。見「削足適履」條。 01.宋.陸游〈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詩〉一○首之九:「人亦有言,刻足以適屨。奈何不自反,忽已迫霜露。」
槁木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齊物論》南郭子綦隱机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1>乎﹖形固可使如槁木2>,而心固3>可使如死灰4>乎?今之隱机者,非之隱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注解〕 (1) 居:猶「故」。何居乎,猶「何故乎」。 (2) 槁木:乾枯的木頭。槁,音ㄍㄠˇ。 (3) 固:堅定。 (4) 死灰: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比喻頹喪或枯寂。
披荊斬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卷上.禮烈親王》:「泰伯讓國,尚少披荊斬棘之奇勳;周公滅親,究非離裡屬毛之繼體。」
同仇敵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甯武子來聘,公與之宴,為賦〈湛露〉及〈彤弓〉。不辭,又不荅賦。使行人私焉。對曰:「臣以為肄業及之也。諸侯朝正於王,王宴樂之,於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諸侯敵王所愾1>而獻其功,王於是乎賜之彤2>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覺報宴3>。今陪臣來繼舊好,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 〔注解〕 (1) 敵王所愾:諸侯們一致抵禦天子痛恨的人。愾,音ㄎㄞˋ,憤恨。 (2) 彤:赤紅色。 (3) 以覺報宴:為表彰功勞而以宴樂酬賞。覺,音ㄐㄩㄝˊ,表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