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21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附鳳攀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淵、騫:淵指顏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淵,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天資明,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騫指閔子騫(西元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以孝友聞,和顏淵以德行並稱。 (2) 惡:音ㄨ,同「烏」。如何、怎麼,表示反問的語氣。 (3) 寢:藏也,湮沒不彰。 (4) 攀龍鱗,附鳳翼:比喻攀附孔子之道。 (5) 巽以揚之:比喻得孔子盛名之助。巽,音ㄒㄩㄣˋ,易經八卦之一,基本卦象為風,此處指風。 (6) 勃勃:輕迅的樣子。
五行並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婁,黃帝時人,相傳能視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參考資料〕 ■《梁書.卷四.簡文帝本紀》太宗幼而敏,識悟過人,六歲便屬文,高祖驚其早就,弗之信也,乃於御前面試,辭采甚美。高祖歎曰:「此子,吾家之東阿。」既長,器宇寬弘,未嘗見慍喜。方頰豐下,鬚鬢如畫,眄睞則目光燭人。讀書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經目必記;篇章辭賦,操筆立成。博綜儒書,善言玄理。自年十一,便能親庶務,歷試蕃政,所在有稱。■《北齊書.卷一一.文襄六王列傳.河南王康舒孝瑜》初,孝瑜養於神武宮中,與武成同年相愛。將誅楊愔等,孝瑜預其謀。及武成即位,禮遇特隆。帝在晉陽,手敕之曰:「吾飲汾清二盃,勸汝於鄴酌兩盃。」其親愛如此。孝瑜容貌魁偉,...
倫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可相匹敵。唐.韓愈〈論佛骨表〉:「伏惟聖文武皇帝陛下神聖英武,數千百年已來,未有倫比。」
景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唐宗的年號(西元710~711)。
樂終而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益而損之。」曰:「何謂益而損之?」曰:「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日中而移,月盈而虧2>。是故聰明智,守之以愚;多聞博辯,守之以陋;代力毅勇,守之以畏;富貴廣大,守之以儉;德施天下,守之以讓。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而弗失也。反此五者,未嘗不危也。」故老子曰:「服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不新成。」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 (2) 虧:缺損、不圓滿。〔參考資料〕 《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威王八年,楚大發兵加齊。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髡辭而行,至趙。趙王...
利名韁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躅,音ㄓㄨˊ。 (7) 顏、閔:顏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淵,春秋魯人,孔子弟子。天資明,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閔子騫(西元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魯人。孔子弟子,以孝友聞,和顏回同列德行科。 (8) 極摯:所達到的最高境界。 (9) 繫攣:戀念不捨。攣,音ㄌㄩㄢˊ,通「戀」。 (10) 世教:當世的正統思想、禮教,此指周公、孔子之儒教。 (11) 眩曜:迷惑、惑亂。〔參考資料〕 ■漢.東方朔〈與友人書〉(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漢文.卷二五.東方朔》引)不可使塵網名韁拘鎖。怡然長笑。脫去十洲三...
攀鱗附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淵、騫:淵指顏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淵,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天資明,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騫指閔子騫(西元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以孝友聞,和顏淵以德行並稱。 (2) 惡:音ㄨ,同「烏」。如何、怎麼,表示反問的語氣。 (3) 寢:藏也,湮沒不彰。 (4) 攀龍鱗,附鳳翼:比喻攀附孔子之道。 (5) 巽以揚之:比喻得孔子盛名之助。巽,音ㄒㄩㄣˋ,易經八卦之一,基本卦象為風,此處指風。 (6) 勃勃:輕迅的樣子。
無倫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與倫比」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無與倫比」的「倫比」,是可以互相匹敵的意思。如唐.韓愈〈論佛骨表〉:「伏惟聖文武皇帝陛下神聖英武,數千百年已來,未有倫比。」便是形容皇帝莊嚴尊貴、英明武勇,千百年以來,沒有別人可以相比。在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北方,漢獻帝只是傀儡,沒有實權。後來,曹操病死,曹丕繼位為魏王,想要篡奪漢室,又不想落人口實,便逼漢獻帝「禪讓」,自己故作推辭,如此三次之後方才接受帝位。華歆時為相國,曾與其他公卿一同上言,請曹丕接受禪讓。在文中華歆盛讚曹丕的德行「無有為比」,意思就是說︰德行十分崇高,沒有人能夠比得上。後來「無與倫比」這句成語可;可能就從這裡演...
春誦夏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教學方式因時節而不同,春日口誦歌詩的篇章,夏天則以琴瑟伴奏詩章的音節,以配合吟誦。後以「春誦夏弦」泛指讀書,研習學業。南朝梁.陸倕〈為豫章王慶太子出宮表〉:「而冬書秋記,夙表資;春誦夏絃,幼彰神度。」唐.劉禹錫〈許州文宣王新廟碑〉:「入於門牆,如造闕里。春誦夏絃,載揚淑聲。」
勵精求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憤圖強,力求有所作為。《新唐書.卷一七四.元稹傳》:「以陛下博洪深,勵精求治,豈言而不用哉?」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卷一○:「神宗即位,擢天章閣待制,復知諫院,擢御史中丞,帝方勵精求治。」也作「厲精圖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