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4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官。多稱外省長官。《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群臣諫者以為謗,大吏持祿取容,黔首振恐。」
諂諛取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諛獻媚以討好別人。《史記.卷三○.平準書》:「自是之後,有腹之法(比),而公卿大夫多諂諛取容矣。」
不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沉緬、不過分。《詩經.大序》:「愛在進賢,不淫其色。」《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而不亂。」
邑犬群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里的狗聚在一起吠叫。比喻小人群聚以詆毀賢人。《楚辭.屈原.九章.懷沙》:「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俊疑傑兮,固庸態也。」
黨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禁止謗宦官的黨人出任官職,並限制其與人交往,禁錮終身。《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序》:「中平元年,黃巾賊起,中常侍呂彊言於帝曰:『黨錮久積,人情多怨。若久不赦宥,輕與張角合謀,為變滋大,悔之無救。』」也作「黨禁」。
詈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責罵詛咒。《漢書.卷二三.刑法志》:「其謗、詈詛者,又先斷舌。」
通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豪放不拘,不習禮儀。《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表以粲貌寢而體弱通侻,不甚重也。」《隋書.卷五八.陸爽傳》:「性滑稽,尤辯俊。舉秀才,為儒林郎。通侻不恃威儀,好為諧雜說。」也作「通脫」。
論黃數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惡意攻訐,謗批評。《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一○.投筆記.班超投筆》:「笑駑駘出言不遜,論黃數白不堪聽,逐出吾廬,再不放他門下行。」也作「論黃數黑」。
妖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怪誕的邪說。《史記.卷一○.孝文本紀》:「今法有謗妖言之罪,是使眾臣不敢盡情,而上無由聞過失也。」
不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違離、不紊亂。漢.張衡〈東京賦〉:「將使心不亂其所在,目不見其可欲。」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