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49.99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恃無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夏,齊孝公伐我北鄙。衛人伐齊,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師,使受命于展禽。齊侯未入竟,展喜從之,曰:「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於敝邑,使下臣犒執事。」齊侯曰:「魯人恐乎?」對曰:「小人恐矣,君子則否。」齊侯曰:「室如懸罄1>,野無青草,何恃2>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之。桓公是以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及君即位,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豈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廢職,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齊侯乃還。 〔注解〕 (1)...
南柯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陵人淳于棼在夢中被大槐國國王招為駙馬,當了南柯郡太守,歷盡人生窮通榮。醒來發現躺在大槐樹下,而一切的夢境均發生於樹旁之蟻穴。典出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比喻人生如夢,富貴得失無常。元.馬致遠〈女冠子.枉了閑愁套.么篇〉:「窮通皆命也。得又何歡,失又何愁,恰似南柯一夢。」
信口開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加思索的隨意亂說。《孤本元明雜劇.漁樵閑話.第一折》:「似我山間林下的野人,無榮無,任樂任喜,端的是信口開河,隨心放蕩,不受拘束。」《紅樓夢》第六三回:「賈蓉只管信口開河,胡言亂道之間,只見他老娘醒了,請安問好。」也作「信口開喝」、「信口開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相見、見面。如:「會面」、「會晤」。《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宣言曰:『我見相如,必之!』相如聞,不肯與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而。《荀子.正論》:「然則鬥與不鬥邪,亡於之與不也,乃在於惡之與不惡也。」
當頭棒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隋唐演義》第五四回:「古人云:『知足不,苟不知足,亦隨之。』況又有個才字橫於胸中,即使真正鐘鳴漏盡,遇著老和尚當頭棒喝,他亦不肯心死。」
趨炎附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沈生於極端重視門第的晉朝,年輕時雖然很有文采,但出身寒門,還是無法打入上流社會,於是他寫了篇〈釋時論〉,以抒發鬱鬱不得志的心情。其中提到:在溫暖地方的人,都是喜歡熱的人。但能夠知道冶煉金屬的方法,只有掌爐漆炭的人。就像想要打入上流社會,出身是很重要的。出身卑賤的人,常常被人汙;出身尊貴的人,卻常得到榮耀。肉食的有錢人不斷出入於華廈,粗茶淡飯的窮人只能往來於田野。講求名利的人,向有勢力的人逢迎諂媚;而講求名聲的,卻因為錢財,而原形畢露。實在是很令人感嘆。後來「趨炎附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依附權勢。
同仇敵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侯敵王所愾1>而獻其功,王於是乎賜之彤2>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覺報宴3>。今陪臣來繼舊好,君貺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 〔注解〕 (1) 敵王所愾:諸侯們一致抵禦天子痛恨的人。愾,音ㄎㄞˋ,憤恨。 (2) 彤:赤紅色。 (3) 以覺報宴:為表彰功勞而以宴樂酬賞。覺,音ㄐㄩㄝˊ,表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欺侮、侵犯。[例]凌、凌虐、盛氣凌人
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竟不能傷也。」 02.唐.劉知幾《史通.卷七.曲筆》:「其有舞詞弄札,飾非文過,若王隱、虞預毀相凌,子野、休文釋紛相謝。」 參考詞語︰文過遂非注音︰ㄨㄣˋ ㄍㄨㄛˋ ㄙㄨㄟˋ ㄈㄟ漢語拼音︰wèn guò suì fēi釋義︰掩飾過失而不求改正。見「文過飾非」條。 01.宋.蘇軾〈再上皇帝書〉:「而近日之事,乃有文過遂非之風,此臣所以憤懣太息而不能已也。」 02.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三》:「世之人舉動差謬,文過遂非,不肯認錯者多矣。」 03.《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倘陛下文過遂非,再信讒言,微遊妓館,則忠言結舌,不聞於上。」 參考詞語︰護過飾非注音︰ㄏㄨˋ ㄍㄨㄛˋ ㄕˋ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