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02 ms
共 16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以古非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古代的人、事來否定和批評當前的現象。《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
|
非甲烷碳氫化合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甲烷主要來源以自然界排放為主,目前大氣背景值約為在1.7~1.8ppm之間,故量測總碳氫化合物減去甲烷濃度即為非甲烷碳氫化合物值(NMHC)。通常環境中乙烷,乙烯及乙炔的濃度雖要比甲烷低1-2次方量,但烯、炔之光化反應性卻要高50-100倍以上,因此非甲烷碳氫化合物是主要量測城市汽機車排放空氣品質之依據。
|
學非所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學的知識技藝無法在實際的工作中發揮效用。《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必也學非所用,術有所仰,故臨川將濟,而舟楫不存焉。」也作「用非所學」。
|
非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為非作歹的惡人。《莊子.應帝王》:「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
2.殘廢的人。《左傳.昭公七年》:「孟,非人也,將不列於宗,不可謂長。」
3.佛教稱天龍鬼神等為「非人」,即異物之意。《妙法蓮華經》卷七:「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
4.不人道的。如:「他過著非人般的生活。」
5.非適當的人選。如:「所託非人」。
|
非標準化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標準化測驗與標準化測驗相對,指由教師在教學情境中,以非正式的方式,為因應自己教學或教學評量上的需要而自編的成就測驗;並不是經由測驗專家,根據測驗的編製程序而編製的成就測驗,這種測驗大多是為特定的某個科目設計的,故又稱為教師自編測驗(teacher-made test)或非正式測驗(informal test)。此種測驗的編製過程、實施、計分與解釋,缺乏標準化,故比較主觀;但在良好且適合教師在教學情境中使用的標準化測驗缺乏普遍性的情況下,這種教師自編測驗,仍有其使用的價值,考查教學目標的達到程度和班及個別差異的情形最為有用。如學校中所有的考試卷即是此類。
|
非等向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材料在縱向、橫向、徑向……等方向有不同的性質,也就是有不同的彈性模數,帕桑比……等,另外像複合材料由不同的材料所組成,其纖維方向有方向性,每一層方向性不一樣,材質也不一樣,吾人稱此種材料性質為非等向性。
|
分辨是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辨別分明是非。如:「作人要能分辨是非,不可混淆黑白。」
|
非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樂(ㄌㄜˋ)是墨子的一個主張,見[墨子‧非樂上篇]。非樂是反對泆(同逸)樂,因為泆樂於人無益。墨子主張仁人之事,必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利人即當為,不利人即當止。而仁者之為天下謀利,不是為求目之所美,耳之所樂,口之所甘,身體之所安。若為這些而剝奪了人民衣食之財,仁者是決不為的。墨子之非樂,並不是以大鐘鳴鼓琴瑟竽笙之聲為不樂,也不是以刻鏤華章之色為不美,也不是以芻豢煎炙之味為不甘,也不是以高臺厚榭邃野之居為不安。雖然身知其安,口知其甘,目知其美,耳知其樂,但是往上考究,這些不合聖王之事,往下度量,不合萬民之利,因此以樂為非。
墨子認為王公大人製造樂器,必然厚斂於民,以致百... |
非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合禮儀節度。《論語.顏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撞著不學好的,非禮相犯。」
2.指對他人猥褻或性騷擾。如:「非禮他人是違法的行為。」
|
挑撥是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借事端無中生有,製造糾紛。如:「心術不正的人,最喜歡挑撥是非。」「他們倆已經吵得不可開交,你就別在那兒挑撥是非了。」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