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7.37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別人求助於我,如三月春風般那麼易得;我求助於人,卻如月天下雪般困難。喻求人不如求己,凡事靠自己,要自立自強,才能立足於社會。例:人求我,三春風;我求人,月雪,等佢有閒來𢯭手該下,𠊎早就搬好了。(求人不如求己,等他有空來幫忙時,我早就搬好了。)
出奇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漢陳平曾為漢高祖劉邦次出奇謀以定天下。見《史記.卷五.陳丞相世家》。後指出奇制勝的謀略。《初刻拍案驚奇》卷:「既有此珠,我與你仗蘇、張之舌,出奇計,好歹設法來院中走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周代分掌國政的種職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書經.周官》:「卿分職,各率其屬。」《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夏、殷亡聞焉,周官則備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為卿,各有徒屬職分,用於百事。」也稱為「官」。
2.春秋時,晉國的范、中行、知、趙、韓、魏氏。《左傳.襄公十九年》:「公享晉卿于蒲圃,賜之三命之服。」《韓非子.孤憤》:「所以謂晉亡者,亦非地與城亡也。姬氏不制,而卿專之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指孝、友、睦、婣、任、恤等種良善之行。〔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二日孝、友、睦、婣、任、恤。並見於〔小學.紺珠.人倫類.行〕
  仁、義、禮、智、信、樂等種善行也稱行。〔新書.術〕:人有位、義、禮、智、信之行,行和則樂,與樂則,此之謂行。
  佛家語中,十信行、十往行、十行行、十迴行、十地行、等覺行為佛之行。〔金剛三昧經〕大力菩薩言:云何行,願為說之,佛曰一者十信行、二者十往行、三者十行行、四者十迴向行、五者十地形、者等覺行。
祖壇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祖壇經〕亦稱〔祖大師法寶壇經〕,簡稱〔壇經〕,為禪宗祖慧能之語錄。唐高宗儀鳳(677)二年,慧能於韶州曹溪寶林寺開宗說法,應刺史韋璩邀請出山,放大梵寺為僧尼道俗,授「無相戒」,依〔金剛經〕講大乘義,此書即弟子法海奉韋璩之命集記成帙。法海卒,原本付同學道漈;道漈卒,付門人悟真,後世〔壇經〕大抵由悟真傳出,流傳過程幾經竄改,添糅削除,書題、內容、文字、段落等往往不同,詳略懸殊,先後有二十餘種版本。大正藏第四十八冊收錄兩部:一曰〔南宗頓教最上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祖惠能大師於韶川大梵寺施法壇經〕,「兼受無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記」,乃據古寫敦煌本大英博物館藏本,全一卷,凡五十七節,不分品目,俗...
代大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樂種類名稱。又稱《代舞》、《大舞》、《樂》、《舞》等。《代大舞》係指黃帝時代之樂舞《雲門大卷》、堯時代的《大咸》、舜時代的《大韶》、禹時代之《大夏》、商時代之《大濩》及周時代之《大武》。這首樂舞在周朝(西元前11世紀∼西元前256)時代,被列為貴族子弟學校必修課程,也是官方祭祀天地、山川諸自然神及先師先祖禮儀中,最重要之樂舞。
《周禮》、《禮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南朝齊.謝赫《古畫品錄》中,品評人物畫的項標準: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模移寫。後來此種法則廣為應用於山水或花鳥等題材。後代評論家對於法的先後次序,也有不同的主張,不論如何,法已經成為中國畫習慣性的代名詞。
3.佛教稱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念為「法」。宋.沈遘〈章獻皇太后忌日齋文〉:「伏願往憑法,超脫五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數目一百零
2.厄運、壞運。《漢書.卷八五.谷永傳》:「遭无妄之卦運,直百之災阨。」《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百道喪,干戈迭用。」
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史稱品格、學識極為傑出的位人物為「君子」:(1)指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禮記.禮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2)宋代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陳師道、李薦,稱為「蘇門君子」。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下.談藝.姑溪集》:「端叔在蘇門,名次君子,……觀全集殊下秦、晁、張、陳遠甚,然其題跋自是勝場。」(3)宋寧宗時,右丞相趙汝愚被韓侂冑誣陷,太學生周端朝、張衜、徐範、蔣傳、林仲麟、楊宏中人上書營救,遭摒斥,史稱「君子」。見《宋史.卷四五五.忠義傳十.楊宏中傳》。(4)宋理宗時,殿中侍御史丁大全專權,蠻橫無理,太學生陳宜中、劉黻、黃鏞、林測祖、曾唯、陳宗人上書批評,輿論界同聲響應,稱為「君子」。見《宋史.卷四一八.陳宜中傳》。(5)明熹宗時,魏忠賢掌權,其人奸詐殘暴,御史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顧大章被陷害死於獄中,時人稱為「君子」。後魏忠賢又逮捕周起元、繆昌期、周順昌、周宗建、黃尊素、李應昇人,害死獄中,世人也稱為「君子」。見《明史.卷三○五.宦官傳二.魏忠賢傳》。(6)清光緒時譚嗣同、林旭、楊銳、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因變法被殺,時人稱為「戊戌君子」。見《清史稿.卷四四.李端棻等傳.論曰》。(7)民初,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等組籌安會,擁護袁世凱稱帝,稱為「籌安君子」。
2.國畫上指松、柏、樟、楠、槐、榆種樹木。
小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種類名稱。又稱《小舞》。係周朝(西元前11世紀∼西元前256)時代,針對《代大舞》而創作的《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及《人舞》首舞蹈。這首舞蹈在該時,用以祭祀及教育青少年貴族子弟。
《周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