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398.25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膾炙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楊億〈西崑酬唱集序〉:「時今紫微錢君希聖、祕閣劉君子儀並負懿文,尤精雅道,雕章麗句,膾炙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移動、流動。如:「運行」。《易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唐.杜甫〈夢李白〉詩二首之二:「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剛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剛愎自用」條。 01.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四》:「荊公剛愎自任,新法煩苛,毒流四海,不忍君子之見排,甘引小人以求助,卒為其所擠陷,此豈天也哉!」 參考詞語︰剛褊自用注音︰ㄍㄤ ㄅ|ㄢˇ ㄗˋ ㄩㄥˋ漢語拼音︰gāng biǎn zì yòng釋義︰褊,狹。「剛褊自用」,義近「剛愎自用」。見「剛愎自用」條。 01.宋.蘇軾〈提舉玉局觀謝表〉:「伏念臣才不逮人,性多忤物。剛褊自用,可謂小忠。」 參考詞語︰專愎自用注音︰ㄓㄨㄢ ㄅ|ˋ ㄗˋ ㄩㄥˋ漢語拼音︰zhuān bì zì yòng釋義︰猶「剛愎自用」。見「剛愎自用」條。 01.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臣寮上言》:「侂冑罪狀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贊成、允許。《論語.先進》:「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資治通鑑.卷三二.漢紀二十四.成帝綏和元年》:「傳不云乎:『朝過夕改,君子與之。』」
皆、全。通「舉」。《易經.无妄卦.象曰》:「天下雷行,物與无妄。」《墨子.天志中》:「天下之君子,與謂之不詳者。」
克紹箕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學記》記問1>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2>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3>。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注解〕 (1) 記問:背誦學問,在課堂上講說。記問之學指沒有自己獨到見解的學問。 (2) 舍:同「捨」,暫時放棄。 (3) 箕:畚箕。以竹篾或柳條編成,用以盛土的工具。
鞭辟入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經史講義.卷一八.詩經.清.馮鈴.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易》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禮》曰:『執虛如執盈,入虛如有人。』自昔聖賢收斂身心,鞭辟入裡,特多方著為緊切之語,垂誡後人。」
患得患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胡宏《胡子知言.卷二.好惡》:「君子之遊世也以德,故不患乎無位。小人之遊世也以利勢,故患得患失,無所不為。」
模稜兩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經史講義.卷一四.書經.清.柴潮生.繼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吉士用勱相我國家》:「謇謇諤諤,明辨是非者,必君子;??訿訿模稜兩可者,必小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帽子。如:「皇冠」、「鳳冠」、「桂冠」、「怒髮衝冠」。《左傳.哀公十五年》:「君子死,冠不免。」
風行草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比喻在上位者以德化民。《三國志.卷五三.吳書.張紘傳》裴松之注引《吳書》:「平定三郡,風行草偃,加以忠敬款誠,乃心王室。」唐.劉禹錫〈為淮南杜相公謝兵馬使朱鄭等官表〉:「遂使感激之士,希勇爵以捐驅,猖狂之徒,耹聖澤而悛性,風行草偃,其勢必然。」也作「風行草靡」、「風行草從」、「草靡風行」、「草偃風行」、「草偃風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