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7.19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才華的子。《儒林外史》第一一回:「見小姐十分美貌,已是醉心,還不知小姐又是個才。」也稱為「才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以歌舞迎神,為人祈禱的官。《周禮.春官.巫》:「巫掌歲祓除釁浴,旱暵則舞雩。若王后弔則與祝前,凡邦之大烖歌哭而請。」
2.以通鬼神,為人祈福消災、占卜等為職業的子。《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李傕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術,常使巫擊鼓降神於軍中。」《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小的每本是汴梁一個巫。靖康之亂,有宮婢逃出民間,見了小的們,誤認做了柔福娘娘。」也稱為「巫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為滿族的祖先,古籍常用籠統的稱呼,如周時稱為「肅慎」。漢、三國、晉稱為「挹婁」,南北朝時稱為「勿吉」,隋、唐時稱為「靺鞨」,五代時始稱「真」。居混同江兩岸,江南者為熟真,江北者為生真。後屬遼,因避遼主耶律真宗諱,改稱為「直」。生真部長完顏阿骨打叛遼自立,建國號為金。滅遼貢宋,統治中國淮河以北之地,與南宋對峙,勢稱全盛,後為蒙古所滅。其後真人在東北生聚。明代後期,努爾哈赤統一真各部,建立後金。其子皇太極改號為清,將真改稱為「滿清」。西元一六四四年入關,不久統一全國。也稱為「貞」、「盧貞」、「稷慎」、「息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淑。古稱有士人操守的性。《詩經.大雅.既醉》:「其僕維何?釐爾士。釐爾女士,從以孫子。」唐.孔穎達.正義:「士,謂而有士行者。」《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毗陵士沈瓊枝,精工顧繡,寫扇作詩。」
2.對婦的敬稱。如:「張士是文藝界的名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星官名,為宿的別稱。《左傳.昭公十年》:「有星出于婺。」參見「」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的美色。如:「金錢、名利和色,是令人難以抗拒的誘惑。」《荀子.樂論》:「故君子耳不聽淫聲,目不視色,口不出惡言。此三者君子慎之。」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三折:「一來我色再不貪,二來香醪再不吃,堆金積玉成何濟。人生一世心都愛,誰為三般事不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來的而非親生的兒。《紅樓夢》第一三回:「小丫鬟名寶珠者,因見秦氏身無所出,乃甘心願為義,誓任摔喪駕靈之任。」
起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明代故事戲。《玉堂春》中的一段,敘名妓蘇三自王金龍離去後,矢志不接一客。被鴇兒賣給山西富商沈燕林作妾,沈妻與趙監生私通,毒死沈,反誣告蘇三,縣官受賄,將蘇問成死罪。解差崇公道提解蘇三赴太原會審,巡按恰為王金龍,終於平反冤獄,王、蘇破鏡重圓。依其所演不同段落,也稱為《洪洞縣》、《三堂會審》、《蘇三起解》。
生外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統觀念認為子長大後終須出嫁。漢.班固《白虎通.卷三.封公侯》:「男生內嚮,有留家之義;生外嚮,有從夫之義。」
2.子的心向著丈夫家。《兒英雄傳》第三三回:「老爺理他呢!他自來是這麼生外嚮。」也作「生外向」。
姪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兄弟的孫。例:吾姪孫在小學做老師。(我的姪孫在學校當老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