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掩耳盜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怕這鐘聲會引來他人的搶奪,於是急忙將自己雙耳摀住,以為這樣自己聽不見,那麼別人也就聽不到了。後來這個蠢行為的故事被濃縮成「掩耳盜鈴」,用來比喻自己欺騙自己且妄想藉以瞞騙他人。出現「掩耳盜鈴」的書證如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列朝.朝覲官進獻》:「夫既曰官銀,那有無礙之理,真掩耳盜鈴也。」然而從古書裡的記載,卻不難看出早期文獻的「鈴」都是作「鐘」,例如北齊.劉晝《劉子.卷二.慎獨》用的就是「盜鐘掩耳」,《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又省作「盜鐘」。
繁文縟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一》:「以持祿養驕為鎮靜;以深謀遠計為狂。以繁文縟節為足黼太平;以科條律例為足剔奸蠹。」
病入膏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膏肓」。見「病入膏肓」條。 01.《明史.卷二○九.沈鍊列傳》:「今大學士嵩,貪婪之性疾入膏肓,鄙之心頑於鐵石。」
兼容並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各種不同的事物或觀念收羅、包含在內。明.方孝孺〈復鄭好義書〉三首之三:「所貴乎君子者以能兼容並蓄,使才智者有以自見,而不肖者有以自全。」也作「兼收並蓄」、「俱收並蓄」。
千鈞一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千鈞、白馬非馬等言論,根本是違背客觀規律的謬論!」公子牟聽了反駁樂正子輿說:「智者的話,本來就不是者所能了解的,你說那些言論不合理,其實是因為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拿『髮引千鈞』來說,一根頭髮之所以可以繫著千鈞重物,這是因為頭髮承受力量均衡的原因。』」以一根細髮絲,拉引千鈞之重物,在一般人的看法,本來就是隨時會斷,《列子》此處所說的「髮引千鈞,勢至等」是一種邏輯推論,並不影響「髮引千鈞」代表危險狀況的原義,所以在《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枚乘》裡,「夫以一縷之任,係千鈞之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拿一根細線繫著千鈞的重物;另外在唐.韓愈〈與孟尚書書〉中,「其危如一髮引千鈞」,這句話的意思是...
休戚與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同休等戚注音︰ㄊㄨㄥˊ ㄒ|ㄡ ㄉㄥˇ ㄑ|漢語拼音︰tóng xiū děng qī釋義︰猶「休戚與共」。見「休戚與共」條。 01.《三國志.卷四一.蜀書.霍王向張楊費傳.費詩》:「且王與君侯,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為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祿之多少為意也。」 參考詞語︰休戚共之注音︰ㄒ|ㄡ ㄑ| ㄍㄨㄥˋ ㄓ漢語拼音︰xiū qī gòng zhī釋義︰猶「休戚與共」。見「休戚與共」條。 01.《三國志.卷五二.吳書.張顧諸葛步傳.顧雍》裴松之注引《吳書》:「徽曰:『正以明公與主將義固磐石,休戚共之,必欲知江表消息,是以及耳。』」 參考詞語︰休慼是同注音︰ㄒ|ㄡ ...
孤陋寡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二折:「若做官後每日價行眠立盹,休休休,枉笑殺凌煙閣上人,有這般疏庸鈍,孤陋寡聞。」
明察秋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蕩寇志》第八○回:「這起案被蓋兄如此勘出,足見明察秋毫,只是依下官的見,卻照直辦不得。」
殫精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梁啟超〈復劉古山長書〉:「今殫精竭慮,一載有餘,思復舊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用於句中,表示停頓語氣。《論語.先進》:「柴也,參也魯。」唐.柳宗元〈黔之驢〉:「形之龐也類有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