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庸人自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實例6 參考資料 解釋全句是說本來無事,但庸俗的人因不明事理,卻覺得困擾。比喻庸不足以應事變,徒增紛擾。庸人,平常的人,指沒有什麼特別作為的人。 出處(1)新唐書陸象先傳:「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2)舊唐書陸元方傳:「天下本自無事,祇是庸人擾之,始為繁耳。」(3)佩文韻府十七條引作「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故事唐朝時有位陸象先,其父親為武則天的宰相,由於自小受到家庭的薰陶,因此在青年期其做人做事就很有器度。在唐玄宗時期,先外放做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兼劍南道按察使。任職...
投鼠忌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擲鼠忌器注音︰ㄓˊ ㄕㄨˇ ㄐ|ˋ ㄑ|ˋ漢語拼音︰zhí shǔ jì qì釋義︰即「投鼠忌器」。見「投鼠忌器」條。 01.《後漢書.卷七○.孔融傳》:「謂雖有重戾,必宜隱忍。賈誼所謂『擲鼠忌器』,蓋謂此也。」 02.《三國志.卷六.魏書.董二袁劉傳.袁紹傳》裴松之.注:「曰:『擲鼠忌器。』器猶忌之,況卓今處宮闕之內,以天子為藩屏,幼主在宮,如何可討?」 參考詞語︰投鼠之忌注音︰ㄊㄡˊ ㄕㄨˇ ㄓ ㄐ|ˋ漢語拼音︰tóu shǔ zhī jì釋義︰欲除害,但有怕傷及他人的顧忌。見「投鼠忌器」條。 01.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三.宮闈》:「聞上初見彈呂疏,聖意甚不懌,特以...
作繭自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切無非佛事,何須攝念坐禪?」意思也是一樣。在〈菩提煩惱不二頌〉中更明白地說:「大道祇在目前,迷倒人不了。」佛就在眼前,迷糊的人們不了解,用盡心機往外去尋找,那倒真像是蠶吐絲為繭,把自己越綑越緊,離佛的境界也就越來越遠了。後來「作繭自縛」這句成語或即從這裡演變出來。出現「作繭自縛」這句成語的文獻如:《浮生六記.卷六.養生記逍》:「又讀〈逍遙遊〉,而悟養生之要,惟在閒放不拘,怡適自得而已。始悔前此之一段痴情,得勿作繭自縛矣乎!」
循序漸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使古之君子,積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膠其口而不傳者,遇足下之請懇懇,猶將倒廩傾囷,羅列而進也,若愈之不肖,又安敢有愛於左右哉! 〔注解〕 (1) 有司:指官吏。古時設官分職,職有專司,故稱為「有司」。 (2) 盈尺:長滿一尺,比喻不長。 (3) 甲科:唐代考試科目名。唐初明經有甲、乙、丙、丁四科,唐宋進士分甲、乙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決斷。如:「處斷」。《漢書.卷八五.谷永傳》:「臣不能處也。」
錙銖必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條。 01.清.陳確《陳確集.別集.卷五.瞽言四.原教》:「荀、告、韓、楊各是所見,銖銖較量,可謂甚;後儒之說,更極支離。」 參考詞語︰錙銖較量注音︰ㄗ ㄓㄨ ㄐ|ㄠˋ ㄌ|ㄤˋ漢語拼音︰zī zhū jiào liàng釋義︰猶「錙銖必較」。見「錙銖必較」條。 01.《二刻拍案驚奇.卷四》:「況你學業日進,發達有時,何苦錙銖較量,討人便宜怎的?」 02.《鏡花緣.第一一回》:「些須銀色小事,何必錙銖較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何、怎麼。《左傳.桓公十六年》:「棄父之命,惡用子矣!」唐.柳宗元〈溪對〉:「然以吾之,而獨好汝,汝惡得避是名耶?」
放蕩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牽制於姬妾近侍的包圍之下,使得「不羈之土」─那些賢能而不受拘束的士人,宛如良馬與牛同槽共食一樣,賢不分。這也是周朝隱士鮑焦之所以對世道忿恨不平,對富貴毫不留戀的原因。因此他勸諫梁孝王,不要聽信小人的讒言,應該與賢臣們肝膽相照,共同治理國政。梁孝王在看了這封書信後,就派人把鄒陽放出來,並且成為他的貴賓。後來「放蕩」和「不羈」典源被合用成「放蕩不羈」,用來指豪放而不受拘束。又被用以形容行為放縱隨便,不加檢點。
良莠不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兒女英雄傳》第四○回:「無如眾生賢不等,也就如五穀良莠不齊,見國家承平日久,法令從寬,人心就未免有些靜極思動。」
信口雌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卷六二.雍正五年十月》:「此等小人所以聳動人之法有二:一則逢人稱贊,口不言人之過失,而無識之人則以為忠厚老成而信之;一則信口雌黃,無所許可,而無識之人則以為獨厚於已而信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