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3.00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扶搖直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西遊記》第七七回:「二菩薩收了青獅、白?,只有那第三個妖魔不伏。騰開翅,丟了方天戟,扶搖直上,輪利爪要刁捉猴王。」
精益求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學而》《論語.學而》:「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朱熹.集注:「《詩.衛風.淇澳》之篇,言治1>骨角者,切之而復磋2>之;治玉石者,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子貢自以無諂無驕為至矣,聞夫子之言,又知義理之無窮,雖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故引是詩以明之。」 〔注解〕 (1) 治:處理。 (2) 磋:音ㄘㄨㄛ,琢磨、磨製。
涇渭分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 sī míng釋義︰猶「涇渭分明」。見「涇渭分明」條。 01.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制勝遠,涇渭斯明。賞不失勞,舉無失德。」 參考詞語︰涇渭自分注音︰ㄐ|ㄥ ㄨㄟˋ ㄗˋ ㄈㄣ漢語拼音︰jīng wèi zì fēn釋義︰猶「涇渭分明」。見「涇渭分明」條。 01.唐.李德裕〈劉公神道碑銘〉:「遇物而涇渭自分,立誠而風雨如晦。」 02.《玉嬌梨.第一九回》:「白公道:『柳生與小弟有約,相會之期,也不出數日。大家一會,涇渭自分矣。』」 參考詞語︰涇渭了然注音︰ㄐ|ㄥ ㄨㄟˋ ㄌ|ㄠˇ ㄖㄢˊ漢語拼音︰jīng wèi liǎo rán釋義︰猶「涇渭分明」。見「涇渭分明」條。 0...
怒髮衝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有瑕疵要指給秦王看。等和氏璧回到他的手上,立刻後退了幾步,倚柱而立,氣得頭髮豎立,頂起帽子,說秦王無意把城池償還趙王,他只好把頭、璧都在柱上撞碎。事實上,在《莊子.盜跖》篇中就已提到盜跖一聽孔子來訪,氣得「髮上指冠」,這和「怒髮衝冠」的意思是一樣的。《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荊軻》中講到燕太子丹在易水之邊為荊軻送行,壯烈的場面讓在場的人「髮盡上指冠」,內心慷慨激昂到髮盡直豎,意思也是相近的。《莊子》的典故雖較早,但是推究後來所用的「怒髮衝冠」,當以藺相如故事較為貼近。
閉門造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製作車輪。比喻依循著一定的原則行事。見「閉門造車」條。 01. 元.邵亨貞〈南村輟耕錄疏〉:「凡例明,書法尤備。鉤玄提要,匪按圖索驥之空言;考古驗今,得閉戶斲輪之大意。」  參考詞語︰閉造出合注音︰ㄅ|ˋ ㄗㄠˋ ㄔㄨ ㄏㄜˊ漢語拼音︰bì zào chū hé釋義︰比喻依循著一定的原則行事,便自然能合於常規。見「閉門造車」條。 01. 清.魏源〈皇朝經世文編敘〉:「法必本夫人。轉五寸之轂,引重致千里;莫御之,跬步不前,然恃目巧,師意匠,般、爾不能閉造而出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死。通「歿」。《易經.繫辭下》:「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文選.賈誼.過秦論》:「始皇沒,餘威震于殊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儲存、積聚。通「蓄」。《韓非子.五蠹》:「畜王資,而承敵國之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責罰、怪罪。如:「往不咎」。《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國人皆咎公。」
江河日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情況越來越糟,最後沖毀堤防,造成極大的災害。因此善於治民者,應當謹慎地引導人民,使其能夠走上正道,不過於放縱,也不過於壓制,如此天下才能安定。後來「江河日下」這個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情況日漸敗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昔日、從前。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唐.白居易〈琵琶行〉:「淒淒不似向前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