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可知、不讓人知或不公開的。如:「神祕」、「隱祕」、「祕密」。《史記.卷五六.陳丞相世家》:「高帝出,其計祕世莫得聞。」
混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中天地未形成時的那種元氣未分,模糊不清的狀態。《西遊記》第一回:「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三國演義》第八六回:「昔混沌分,陰陽剖判;輕清者上浮而為天,重濁者下凝而為地。」也作「渾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禮節、儀式。如:「繁文縟節」。《論語.子罕》:「文王沒,文不在茲乎!」
刮目相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7>。」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兄今代公瑾,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與為對,當有單複以(卿)〔鄉〕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祕而不宣。權常歎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注解〕 (1) 權: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2) 蒙...
民不聊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策.秦策四》1>楚人有黃歇者,游學博聞,襄王以為辯,故使於秦。說昭王曰:「天下莫強於秦、楚,今聞大王欲伐楚,此猶兩虎相鬥而駑犬受其弊,不如善楚。臣請言其說。……今王中道而信韓、魏之善王也,此正吳信越也。臣聞,敵不可易,時不可失。臣恐韓、魏之卑辭慮患,而實欺大國也。此何也?王無重世之德於韓、魏,而有累世之怨矣。韓、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於秦者,百世矣。本國殘,社稷2>壞,宗廟隳3>,刳腹折頤4>,首身分離,暴5>骨草澤,頭顱僵仆6>,相望於境;父子老弱係7>虜,相隨於路;鬼神狐祥無所食,百姓不聊生,族類離散,流亡為臣妾,滿海內矣。韓、魏之不亡,秦社稷之憂也。今王之攻楚,不亦失乎!是王攻楚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喪失。《書經.君奭》:「殷墜厥命,我有周受。」《漢書.卷五一.鄒陽傳》:「雖墜言於吳,非其正計也。」
不共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母要盡孝,對兄弟要友愛,對朋友要存義,這是為人的基本。所以一個人是非觀念要分明,要「以直報怨」。父母是我們在世上最親的人,遇到殺父仇人,豈有輕饒的道理?想盡辦法也要報仇,否則為人子女就是不孝,也就是不合禮了。這正是為何《曲禮》說:「父之讎,弗與共戴天」的理由了。這種觀念在《禮記.檀弓上》也提到:有父母之仇要報的人,是要「寢苫枕干」的。苫,音ㄕㄢ,草的意思。干是盾,也就是兵器的意思。也就是為報父母之仇,為人子女要處心積慮,睡不能安寢,隨時準備兵器,等待機會。所以「不共戴天」原本是古代儒家藉報父仇一事的觀念,來宣揚對父母之孝的重要,後來演變成一句成語,比喻對人仇恨極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鳥類野獸長聲鳴叫。如:「虎嘯」、「猿嘯」。唐.柳宗元〈憎王孫文.序〉:「熟,嘯呼群萃,然後食衎衎焉。」宋.陸游〈春夜讀書感懷〉詩:「荒林梟獨嘯,野水鵝群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謔、調笑。同「嘲」、「謿」。如:「詼啁」。《三國志.卷四四.蜀書.費褘傳》:「孫權性滑稽,嘲啁無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鮮明、華麗。《詩經.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南朝梁.沈約〈少年新婚為之詠詩〉:「腰肢軟弱,衣服亦華楚。」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