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3.66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放蕩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放浪不羈注音︰ㄈㄤˋ ㄌㄤˋ ㄅㄨˋ ㄐ|漢語拼音︰fàng làng bù jī釋義︰即「放蕩不羈」。見「放蕩不羈」條。 01.宋.洪邁《夷堅丙志.卷一一.李鐵笛》:「饒州道士與善,……與河北李陶真道人相識。李好吹鐵笛,蓋放浪不羈之士也。」 02.清.葉廷琯《鷗陂漁話.卷六.米紫來自書詩卷》:「蓋其天性放浪不羈,故發於詞翰,超然自異,非尋常繩尺所可拘也。」 參考詞語︰放浪無羈注音︰ㄈㄤˋ ㄌㄤˋ ㄨˊ ㄐ|漢語拼音︰fàng làng wú jī釋義︰即「放蕩不羈」。見「放蕩不羈」條。 01.《石門文字禪.卷三.遇如無象於石霜如與睿廓然相好故贈之》:「法朋半是奇逸者,我亦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戒備、整飭。《文選.植.應詔詩》:「命彼掌徒,肅我征旅。」
鳳毛麟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桓溫就說:「大奴固自有鳳毛。」意思便是稱讚王劭的能力不輸給其父王導。「麟角」見於〈萬機論〉。魏文帝丕雅好文學,即位後進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包括選拔人才,提倡文學,一時之間,文風大盛。但為學之人雖多,有所成就之人卻少,故蔣濟在〈萬機論〉中評論道:「學習的人雖然多得像牛毛一樣,但真正學有所成的人卻像麒麟的角一樣稀少。」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鳳毛麟角」,用來比喻稀罕珍貴的人、物。
當頭棒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僧臨濟義玄禪師,州南華人。早年跟從黃檗希運禪師出家,曾經三次向黃檗請教說:「什麼是佛法的大意?」結果三次都遭到棒打,於是認為「自恨障緣,不得深旨」,而向黃檗告辭,黃檗就指點他到高安灘頭請教大愚禪師。臨濟見到大愚後就告訴他三次發問三次被打的經過,並且問:「我是不是犯了什麼過錯?」大愚就說:「黃檗只是好心的想幫你領悟佛法大意,你怎麼反而在尋找自己有沒有過錯?」臨濟聽了當下立即開悟,也因為他是這樣悟出佛法的,所以他後來在鎮州建立臨濟禪院,創立了禪宗五大宗之一的臨濟宗,就以「棒」、「喝」的方式來啟發弟子開悟佛法。「喝」的施用是臨濟自創的,他開悟後回到黃檗的身邊,只要黃檗以棒打開示弟子時,他就在一旁...
狐假虎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狐狸與老虎同行,借老虎的威風嚇走百獸,卻使老虎誤信百獸乃畏狐狸而走。見《戰國策.楚策一》。後比喻憑恃有權者的威勢恐嚇他人、作威作福。《警世通言.卷三一.趙春兒重旺家莊》:「居中的人還要扣些謝禮,他把中人就自看做一半債主,狐假虎威,需索不休。」《文明小史》第三○回:「這些人只要等到署了個缺,得了個差使,就狐假虎威的發作起來了。」也作「狐虎之威」、「狐藉虎威」、「虎威狐假」。
當仁不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泛指遇到應該做的事,主動承擔起來,而不推讓。《後漢書.卷三五.褒傳》:「夫人臣依義顯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當仁不讓,吾何辭哉!」《孽海花》第二五回:「不如仍請敬王出來,做個領袖,兩位老師,也該當仁不讓,恢復光緒十年前的局面。」
不學無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枚舉賈似道無君之罪,宋國臣民其不誠服者與?其文曰:『……世濟其惡,真兇悖之賈充。謀及迺心,效姦雄之操。不學無識,舞術弄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置於句中或句末。用於彼、何之後。《詩經.風.候人》:「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賜!汝來何其晚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方的。《文選.植.朔風詩》:「仰彼朔風,用懷魏都。」唐.杜甫〈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