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助紂為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雖材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1) 傾宮之女:住在巍峨宮殿中的后妃佳麗。 (1) 皓:吳王孫皓(西元242∼284),字元宗,一名彭祖,字皓宗。在位期間,專橫殘暴,奢侈荒淫,大失民心。天紀四年,晉武帝六路出兵攻吳,皓出降,吳亡,在位十六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釣魚用的絲線。戰國楚.宋玉〈釣賦〉:「所謂善釣者,其竿非竹,其綸非絲。」南朝陳.陰鏗〈江送劉光祿不及〉詩:「林寒正下葉,釣晚欲收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刻鏤、雕繪。《文選.張衡.西京賦》:「何工巧之瑰瑋,交綺豁以疏寮。」唐.張說〈蒲橋贊〉:「又疏其舟閒,畫其鷁首。」
洛陽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於左思的〈三都賦〉,時人競相傳寫,因而洛陽為之紙貴。典出《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左思》。後用「洛陽紙貴」形容著作風行一時,流傳甚廣。 △「都城紙貴」
靡靡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乙的兒子,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史稱紂王。後因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3) 濮水:古水名,約在今河南省滑縣與正縣境,現已湮沒。
予取予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夏燮〈中西紀事後序〉:「力其索香港之賕,要白門之撫,偪天之潰,怙海淀之驕,予取予求,輸銀輸地。」
披荊斬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馮異(?∼西元34),字公孫,漢潁川人。西漢末為王莽拒漢,後歸光武為主簿,助其平定天下有功,拜為孟將軍,封陽夏侯。為人謙遜,每諸將論功時,常獨立樹下,不願居功,人稱大樹將軍。 (2) 主簿:官名。漢代以後中央機構及地方郡、縣官府皆設有此官,負責主管文書及印鑑。
望梅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末年,曹操帶領著大軍要去討伐張繡,走到半路,因為天氣十分炎熱,又找不到水源,身上揹著沉重行囊的士兵個個都又渴又累。此時足智多謀的曹操,心生一計,就對士兵們說:「弟兄們,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的梅林,結滿了又酸又甜的果實,可以生解渴。」士兵們聽到之後,每個人腦中都想起梅子那酸中帶著甘甜的味道,嘴裡不由自主的生出液,精神為之一振,不再感到口渴。曹操藉此終於找到水源,解除部隊沒水喝的窘境。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望梅止渴」,用來比喻以空想來安慰自己。
中流砥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流。當是時也,冶少不能游,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九里,得黿而殺之。左操驂尾,右挈5>黿頭,鶴躍而出。人皆曰:『河伯也。』視之則大黿之首也。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同人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劍而起。公孫接、田開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讓,是貪也。然而不死,無勇也。」皆反其桃,挈領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獨生之,不仁;恥人以言,而夸其聲,不義;恨乎所行,不死,無勇。雖然,二子同桃而節,冶專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領而死。使者復曰:「已死矣。」公殮之以服,葬之以士禮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 (2) 濟:過河、渡河。 (3) 黿:音...
流連忘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王韜《淞濱瑣話.卷五.樂國紀游》:「樂極生悲,知止不殆。若流連忘返,終墮迷。」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