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8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探究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決方案,獲得結論並驗證之,經由問題解決的過程,讓學生從中學得解決問題的技能(張靜儀,1995;張清,2000;劉宏文,2001)。因此探究式教學是以發現問題為起點,再以此問題進行探究,並讓學生經由實際的參與,在探究的過程中學得解決問題的技巧。  雖然探究式教學法在促進學童對培養批判性思考上有極大的助益,但有些教師沒有自信能勝任探究式教學,甚至認為無法回答學童在探究過程中所提到的問題。而且探究式教學法常需花費較多時間,因而造成教學進度上的延遲,使得大部分教師在授課時仍採講述式教學法而捨棄探究式教學法。 探究教學法的特徵...
隨波逐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屈原至於江,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1>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注解〕 (1) 凝滯:停滯不動。
蜀犬吠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要「北客」快點回來,不可前往。在蜀地之南的描述中,岑參提到在邛郲(ㄑㄩㄥˊ ㄌㄞˊ)山麓、瀘水之,當地幾乎整年都在下雨,十分潮濕,居民就像處在泉水中的魚。偶爾太陽破雲而出,狗群由於很少看到陽光,受到驚嚇,紛紛對天吠叫。文末岑參表示蜀之北有聖人治世,是北客可以前往之地,亦寄託了自己希望回到中原有所作為的壯志。可惜他壯志未酬,便客死成都。後來「蜀犬吠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少見多怪。
江河日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河日下」指江河之水日益奔流而下,典源可能出自於宋代蘇轍的一篇論。蘇轍(西元1039∼1112),字子由,號潁遺老,仁宗嘉祐年間進士,累官至尚書右丞,卒諡文定。蘇轍是北宋的著名散文家,與其父蘇洵、兄蘇軾合稱「三蘇」,皆名列「唐宋八大家」。蘇轍主張文章的好壞取決於氣,養氣即是增進內心的修養,以及擴展生活的歷練。他特別推崇司馬遷「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文章才能「頗有奇氣」。蘇轍的散文風格汪洋澹泊,又吸收了駢文的技巧,故聲調文采均極優美,〈黃州快哉亭記〉是其代表作品,融敘事、描景、抒情、議論於一體。在學術上,蘇轍則以儒學為主,傾慕孟子,擅長政論文章。他吸收了韓愈「氣盛言宜」的主張,縱論天下...
待價而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善賈而沽注音︰ㄕㄢˋ ㄐ|ㄚˋ ㄦˊ ㄍㄨ漢語拼音︰shàn jià ér gū釋義︰即「待價而沽」。見「待價而沽」條。 01.《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源) 參考詞語︰善價而沽注音︰ㄕㄢˋ ㄐ|ㄚˋ ㄦˊ ㄍㄨ漢語拼音︰shàn jià ér gū釋義︰即「待價而沽」。見「待價而沽」條。 01.清.王韜《淞瑣話.卷四.沈蘭芬》:「鄰舟一叟網得錦鯉一尾,重數十斤,……以草繩貫其腮,曳而登岸,血流膚綻,謂將待善價而沽。」 02.清.黃百家《學箕初稿.卷一.解或》:「而獨于學宮之肄業,鄭重靳惜,必待善價而沽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長度。宋.蘇軾〈竹枝歌〉:「海長鯨徑千尺,食人為糧安可入。」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六下.滇遊日記五》:「東西抵山,共徑十五里。」
投筆從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王韜《淞瑣話.卷四.反黃粱》:「我未嘗不思投筆從戎,上馬殺賊,請纓自效,擊楫興悲,特患上之人不我用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地南北的長度。《文選.揚雄.羽獵賦.序》:「北繞黃山渭而東,周袤數百里。」《新唐書.卷九三.李靖傳》:「築卻月城,延袤十餘里,為掎角。」
輾轉反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王韜《淞瑣話.卷一.田荔裳》:「生睡籐床,頗覺安適。聞女輾轉反側,久而不眠。」
戶限為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王韜《淞瑣話.卷三.嚴壽珠》:「是年正值秋試,大江南北,名流咸集,來訪者,幾於戶限為穿,壽珠厭其囂,徙居莫愁湖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