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8.22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游刃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本無從下手。三年之後,才有所領略,眼睛已能看到牛的筋骨結構。到了現在,已可以不藉用目視,純粹運用精神感覺來動刀了。循著牛體天然的組織結構,削劈筋骨間的空隙,然後把刀子引向骨節的孔穴,牛就分卸完成了。在這個過程中,連牛體脈絡相連以及筋骨結合的地方都未曾觸及,更不用說會去傷到大骨頭了。一般好一點的廚子,每年要換一把刀,因為他用切割的方式來解牛;普通一點的廚子,每月要換一把刀,因為他用硬砍的方式來解牛。以硬踫硬,刀刃當然容易受損。我這把刀已經使用了十九年,分卸過幾千頭牛,卻仍然像剛磨利的刀,一點損傷都沒有。那是因為我拿的是一把沒有厚度的刀,進入牛的複雜組織,在經絡血脈的空隙中,到處遊走,可以揮灑...
不可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狂傲自滿,以為無人能及。形容狂妄自大已達極點。明.焦竑《玉堂叢語.卷八.簡傲》:「王廷陳……為翰林庶吉士,詩已有名,其意不可一世,僅推何景明,而好薛惠、鄭善夫。」《孽海花》第三四回:「圓圓的臉盤,兩目烱烱有光,於盎然春氣裡,時時流露不可一世的精神。」也作「不肯一世」。
移情與反移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移情3 反移情4 關鍵字5 參考文獻 定義兩者同為精神分析學派的重要概念,是指過去被屏除在意識之外的經驗和人際互動,轉移到當前的人際關係上。Gladding(2006)補充道:「移情發生於個人現在無意識地重演已被遺忘的兒時(childhood)記憶與壓抑的潛意識幻想。」 移情移情與個人過去的成長史、經驗和當前的需求狀態有關。個案把在諮商中被引發的過去強烈情感投射在治療師身上,認為治療師的想法和行動就和過去的某人一樣,因而對諮商師產生不切實際的想法,甚至對治療師做出不恰當的行為。相反地,一位訓練有素的治療師...
如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07.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六.頤養部.療病.一心鍾愛之藥》:「一到疾痛無聊之際,勢必念及私愛之人。忽使相親,如魚得水,未有不耳清目明,精神陡健,若病魔之辭去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適、安然。如:「恬適」。《淮南子.精神》:「氣志虛靜恬愉而省嗜欲。」
紛至沓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眾多。沓,重覆。「紛至沓來」本意是用來形容事情接連不斷地到來。宋朝理學家朱熹在寫給何叔京的書信中指出,孟子以為「浩然之氣」是集義而養成。這種正大剛直的精神,要發自內心確實去實踐,不要預期成效,心裡不可以忘記,但也不可以助長。只要心性矜莊、嚴謹恭敬,平常確實去做,則雖然事物「紛至沓來」紛亂地到來,也無法擾亂智慧和想法!從此,形容事物紛紛不斷地到來的「紛至沓來」,就沿用至今。
胸有成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畫竹之前,心中早已有了竹子的完整形象。語本宋.晁補之〈贈文潛甥楊克一學文與可畫竹求詩〉:「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經營似春雨,滋長地中綠。」比喻處事有定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五回:「但是看承暉的精神,又好像胸有成竹一般。」也作「成竹在胸」。
殫精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殫精畢力注音︰ㄉㄢ ㄐ|ㄥ ㄅ|ˋ ㄌ|ˋ漢語拼音︰dān jīng bì lì釋義︰竭盡精神與力量。見「殫精竭慮」條。 01.明.張居正〈示季子懋修書〉:「晝作夜思,殫精畢力,幸而藝成。」 02.清.薛福成〈應詔陳言疏〉:「飭下海疆大吏,薦舉輪船將才,其尤異者不次拔擢,俾天下知功名之路,相率研求,殫精畢力,以備干城之用。」 參考詞語︰殫心竭慮注音︰ㄉㄢ ㄒ|ㄣ ㄐ|ㄝˊ ㄌㄩˋ漢語拼音︰dān xīn jié lǜ釋義︰竭盡心智思慮。見「殫精竭慮」條。 01.《清史稿.卷三七○.宗室耆英列傳》:「二十六年,京察,以殫心竭慮坐鎮海疆,被議敘。」 參考詞語︰殫智畢精注音︰ㄉㄢ ㄓ...
鶴立雞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門侍郎,封弋陽子。惠帝時,署為侍中。於戰亂中,為保衛惠帝,血濺御衣而死。惠帝為感念其護君殉國的英勇精神,乃保留血衣而不洗。 (2) 洛: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的洛陽盆地內。地勢優越,東控中原,西據崤函,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西晉建都於此。 (3) 或:有人。 (4) 稠人:眾人。 (5) 昂昂然:高傲出群的樣子。〔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八九.忠義列傳.嵇紹》
樂此不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皇太子見帝勤勞不怠,承間諫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願頤愛精神,優游自寧。』帝曰:『我自樂此,不為疲也。』」指特別喜好做某些事,而不以為倦苦。《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更兼這位老先生,天生又是無論甚麼疑難,每問必知,據知而答,無答不既詳且盡,並且樂此不疲。」也作「樂此不倦」。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