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馳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遊走散渙。《淮南子.精神》:「血氣滔蕩而不休,則精神馳騁於外而不守矣。」
花團錦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簇」是形容人的衣飾華美之外,亦可用來形容文章的辭藻華麗,如:《儒林外史》第三回:「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團錦簇一般。」
飛黃騰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穎,雖用古人的思想卻不引經據典,為古文創作另闢了一條新的途徑,正是其提倡的古文運動的最好實踐。同樣的精神,亦反映在韓愈勤奮嚴謹的治學態度上。〈符讀書城南〉這首詩,正是韓愈為了勉勵他的兒子韓符能勤奮向學所寫的。在詩中韓愈強調了為學的重要性,他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有學問,治學唯勤,不勤勞的話無法有所成就。就好像有兩個小孩,從小一起玩耍嬉戲,還看不出來有什麼差別。後來一個勤學,另一個則否,等到他們都長大成人,勤學的孩子成為人中之龍,不勤學的孩子則庸庸碌碌。於是勤學的孩子仕途得意,如同駿馬飛馳而去,再也看不到他那庸碌不學有如蟾蜍的朋友。後來「飛黃騰達」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得意於仕途...
懸梁刺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懸梁,將頭髮用繩子綁在屋梁上防止打瞌睡。刺股,用錐子刺腿保持清醒。懸梁刺股比喻發憤學習。[例]他年輕時效法古人懸梁刺股的精神刻苦讀書,才有今天的成就。
精益求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漂亮,再經過切、磋、琢、磨等方法加工修飾,就更精美了。」這正是「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力求精進的精神。後來「精益求精」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達好還要更好的意思。
物以類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以類聚」原作「方以類聚」。此處的「方」有兩解,一解為道,如君子依正道而行,小人依惡道而行,同道者才會相聚;一解為「人」字的訛誤,應為「人以類聚」,意為同類的人會聚集在一起。無論何者,都是同類相聚的意思。《繫辭》可說是《易經》的通論,保留了《易經》諸傳的精神,以陰陽的對立與統一,探討了宇宙運行的根本法則。其中有「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一句,意思就是說︰「天下的人同類相聚,天下之物以群相分,性質相近的東西會聚集在一起,若是同於善道則為吉,同於惡道則為凶,因此吉凶就產生了。」後來「物以類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壞人互相勾結。
持之以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清.曾國藩《家訓喻紀澤》:“若能從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工,進之以猛,持之以恒,不過一二年,自爾精進而不覺。” 2.語譯 有恒心地長期堅持下去。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鍥而不捨 孜孜不倦 相反詞 一暴十寒 半途而廢 5.例句 我們學習時,應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可半途而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振、振動。《文選.左思.吳都賦》:「鉦鼓疊山,火烈熛林。」《鏡花緣》第一九回:「只好疊著精神,穩著步兒,探著腰兒,挺著胸兒,直著頸兒,一步一趨,望前而行。」
興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振作,情緒激動。如:「接到大學甄試及格的好消息,我非常興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按壓、按住。《呂氏春秋.離俗覽.適威》:「若璽之於塗也,抑之以方則方,抑之以圜則圜。」《淮南子.精神》:「病疵瘕者,捧心抑腹。」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