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7.47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寄人籬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寄人籬下」原是指寄居在別人屋下,不能自主。在《南齊書.卷四一.張融列傳》中被用來比喻作品因襲他人。內容記載南北朝時,南朝的齊國有個奇人叫張融,他身材五短、外貌醜陋,但卻精神飽滿,特立獨行,不拘小節。齊高帝非常喜歡他,常常接見他,說他這個人真是空前絕後。見他衣著破爛,還將自己的衣服重新剪裁後送給他,表示兩人的情誼。他的文章也是十分特殊,獨創一格,引起文壇相當大的震憾,並在〈門律自序〉這篇文章中闡述自己為文的觀點,強調盡信書不如無書,文章並沒有所謂的常體,文人要有自己的風格,不能「寄人籬下」,一味依託前人,守舊習而不改新,不能自創一格。但這句成語後多用其字面義,用以比喻寄居他人屋下生活,不能自立...
抖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奮發、振作。《三國演義》第五九回:「目射神光,威風抖擻。」《平妖傳》第九回:「腳穿一雙把滑的多耳麻鞋,手提一根檀木棍兒,抖擻精神,飛也似的一般奔去。」也作「抖搜」、「陡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人的精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若乃綜述性靈,敷寫器象。」
激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e) 激勵士氣的目的和影響因素激勵的目的主要是在提高成員的工作士氣。士氣(morale)又稱做服務精神或團體精神,展現瑜對於組織認同、團體凝聚和工作投入三個層面中。高昂士氣會表現出高度認同感、高度凝聚力和高工作投入。影響因素:(1)組織認同(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指成員對組織有生命共同體的感覺。(2)團體精神/團體凝聚(group c...
殺身成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生取義」的。性命雖是個人最大的私利,但是為了社會國家的利益,必要時可以犧牲。這正和「殺身成仁」的精神一樣,也正是傳統儒家的堅持的修身原則。
得意忘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取其精神而遺其形式。語本宋.歐陽修《試筆.李邕書》:「余雖因邕書得筆法,然為字絕不相類,豈得意而忘其形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精神懈怠。如:「鬆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振作。如:「提振精神」、「提神醒腦」。
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充足、完備、美好。如:「完滿」、「圓滿」、「幸福美滿」、「精神飽滿」。
沮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望灰心。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舊五代史.卷三四.唐書.莊宗本紀八》:「帝聞諸軍離散,精神沮喪,至萬勝鎮即命旋師。」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