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9.92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矯枉過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淺,高后女主攝位,而海內晏如,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太宗之業者,亦賴之於諸侯也。另可參考: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一.玉杯》
解弦更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調整樂器的琴弦,使彈出的音調準確無誤。語本《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之,乃可理也。當更張而不更張,雖有良工不能善調也;當更化而不更化,雖有大賢不能善治也。」後用以比喻重新變更法度或計畫。如:「自從新總裁上任後,公司的一切政策均解弦更張,完全改觀。」也作「解弦易轍」。
牽合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牽強附會」。見「牽強附會」條。01.宋.鄭樵〈通志總序〉:「董仲舒以陰陽之學倡為此說,本於《春秋》,牽合附會。歷世史官自愚其心目,俛首以受籠罩而欺天下。」(源)02.《明史.卷一九一.薛蕙列傳》:「然其牽合附會,眩於名實,苟不辨而絕之,殆將為後世禍矣。」 
下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放下帷幕,開課授業。《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董仲舒傳》:「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或莫見其面。」後比喻深居專心苦讀,不與聞外事。《聊齋志異.卷二.紅玉》:「但請下帷讀,勿問盈歉,或當不殍餓死。」
改張易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改弦更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改弦更張」的「更」,是更換的意思,「張」則指給樂器上弦。弦樂器彈奏久了,弦會變鬆或斷掉,以致走音,甚至無法彈奏,這時就得更換琴弦,才能重新彈奏。董仲舒(西元前179∼前104)是西漢名儒,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提倡獨尊儒術。著有《春秋繁露》等書。因為他是當時著名的學者,所以漢武帝經常請他在施政方針上提出建議。在〈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見收於《漢書》本傳)中,董仲舒論到秦末乃至漢初的天下局勢,就像腐朽的木頭,又像糞土所做的牆,雖然君王想要發奮圖強,卻無可奈何,追究其原因,便是國家的制度沒有改變。他又舉更換樂器的弦為例,說明如果應該更換弦而不更換,就...
矯枉過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淺,高后女主攝位,而海內晏如,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太宗之業者,亦賴之於諸侯也。另可參考: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一.玉杯》
改絃易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改弦更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改弦更張」的「更」,是更換的意思,「張」則指給樂器上弦。弦樂器彈奏久了,弦會變鬆或斷掉,以致走音,甚至無法彈奏,這時就得更換琴弦,才能重新彈奏。董仲舒(西元前179∼前104)是西漢名儒,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提倡獨尊儒術。著有《春秋繁露》等書。因為他是當時著名的學者,所以漢武帝經常請他在施政方針上提出建議。在〈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見收於《漢書》本傳)中,董仲舒論到秦末乃至漢初的天下局勢,就像腐朽的木頭,又像糞土所做的牆,雖然君王想要發奮圖強,卻無可奈何,追究其原因,便是國家的制度沒有改變。他又舉更換樂器的弦為例,說明如果應該更換弦而不更換,就...
兼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泛的聽取意見。《荀子.君道》:「兼聽齊明,則天下歸之。」《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廣覽兼聽,極群下之知,盡天下之美。」
矯枉過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淺,高后女主攝位,而海內晏如,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太宗之業者,亦賴之於諸侯也。另可參考: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一.玉杯》
得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用、可用。《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董仲舒傳》:「瑕丘江生為穀梁春秋。自公孫弘得用,嘗集比其義。」《董西廂》卷六:「不敢問利息輕重,這本錢幾年得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