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觀不可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止觀實踐上,天台宗所重為:在觀不思境上,有思及不思的區別。思境可說是藏、通、別三教之對境;不思境是圓教之對境。依此觀不思境之觀法實踐,將十乘觀...
國語審會(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語審會是日本文部大臣的諮詢機構,依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第三三一號〔國語審會官制〕法規而成立的。國語審會成立之前,曾設有國語調查委員會(官制,1902~1913)、臨時假名使用法調查委員會(官制,1908年5月~12月)、臨時國語調查會(官制,1921~1934)、臨時羅馬拼字調查會(官制,1930~1936)等機構,負責調查有關國語(日本語)的各種問題,並將結果提報當局。然為更提高有關國語的各項施政實效,一九三四年成立了國語審會,作為文部大臣的諮詢機構。
  戰後,日本政府於一九四九年(昭和二十四年)五月三十一日公布〔文部省設置法〕(法律第一四六號),廢〔國語審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行會的場所。
雅爾達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四五年二月四日至十二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前蘇聯總理史達林在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達港所舉行的會。會中決定擊破德國的方策,戰後世界的措置,及大陸東北、外蒙地區處置之方。
臨時教育審會(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臨時教育審會為當今教育改革的臨時性諮詢機構。成立於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一日,是根據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於一九八四年二月六日在日本國會第一○一次會上所作的施政演說建而成立的。中曾根在施政演說中,提示要設立一個作為內閣總理大臣的諮詢機構,以三年為期來審、調查和受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問題。同年三月二十七日,〔臨時教育審會設置法案〕列入國會程;八月七日,自民、公明、民社三黨共同以多數表決通過了該設置法案,該設置法共十一條,附則三項,規定了臨時教育審會設置的目的、任務、組織、會長及委員等,並明定八月二十一日起實際執行。同日在總理府由首相指派前京都大學校長岡本道雄為會長,任命二十五名委員,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劃商。《後漢書.卷一二.彭寵傳》:「寵又與常所親信吏計,皆懷怨於浮,莫有勸行者。」《三國演義》第二回:「玄德連忙回軍,軍中大亂,敗陣而歸,與朱儁計。」
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地區對大陸地區「傷痕文學」的別稱。指大陸文革後,所興起以控訴文革期間四人幫對民眾迫害為主題的文學潮流。
崇論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崇高宏偉的論。《孽海花》第六回:「崇論宏雖多,總擋不住堅船大炮的猛。」也作「崇論閎」。
邦教育廳長常設會(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邦教育廳長常設會為各邦教育廳長的常設會,以協調各邦的教育措施,使各邦的教育法規及制度能相互配合,一則便於國民遷徙流動後對新邦教育的調適,二則共謀各邦及全德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邦教育廳長常設會創設於一九四九年,開始時由當時西德的十一個邦教育廳長組成。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西德,在教育上是一個地方分權的國家,各邦擁有其教育主權,教育制度亦因邦而異。各邦有鑑於過度分歧的教育體系,不只不利於國民遷徙後的適應,而且會相互抵消彼此的力量,故成立該常設會以資協調,以求化解各邦分權可能造成的缺失。
  該常設會由各邦教育行政長官(即邦教育廳、局長)組成,全體會(pl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眾人的評論、公斷。《紅樓夢》第六八回:「大家公了,我既不賢良,又不容丈夫娶親買妾,只給我一紙休書,我即刻就走。」
2.關於國家的事情,以公共利益為標準而評,稱為「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