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慰問遇不幸的人或團體。《左傳.莊公十一年》:「秋,宋大水,公使弔焉。」唐.韓愈〈後廿九日復上書〉:「古之士,三月不仕則相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多虧。如:「幸蒙厚愛」、「幸有大家鼎力相助。」《文選.江淹.雜體詩.王侍中》:「去鄉三十載,幸天下平。」
金科玉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科玉律」原作「金科玉條」。揚雄是西漢後期的重要文人,口吃不善言談,以文章名世。揚雄的學術成就,自古以來頗多爭議。張衡稱讚他「妙極道術」,張子侯甚至尊為「西道孔子」;朱熹則認為他「拙底工夫」,只會模仿。其中〈劇秦美新〉一文,更是到許多人的大加貶斥,認為揚雄為了自身的利益,阿諛美化王莽的新政;但也有人認為,揚雄是藉著秦朝滅亡的例子來諷諫王莽。兩面評價,可謂針鋒相對。在〈劇秦美新〉中,揚雄讚美了王莽能夠效法上古堯、舜、商、周的美好制度,訂定了完善嚴密的法令,因此得到上天降下的種種祥瑞,恩澤遍及全民。後來「金科玉律」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可變更的信條。出現「金科玉律」的書證如五代十國前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怨恨。《論語.學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憤馮亭之不遂兮,慍去疾之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刮平。《北史.卷二一.燕鳳等傳.論曰》:「將器盈必概,陰害貽禍,何斯人而斯酷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拘束、牽絆。如:「羈絆」、「羈束」、「放蕩不羈」。《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我寧游戲汙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資治通鑑.卷二四二.唐紀五十八.穆宗長慶元年》:「進退皆言朅牽,意見悉蔽塞。」
不共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同一處。見「不共戴天」條。 01.《太平廣記.卷四九二.靈應傳》:「妾家世會稽之鄮縣,……其後世世不造,瞰室貽災,五百人皆庾氏焚炙之禍。纂紹幾絕,不忍戴天,潛遁幽巖,沈冤莫雪。」 參考詞語︰羞共戴天注音︰ㄒ|ㄡ ㄍㄨㄥˋ ㄉㄞˋ ㄊ|ㄢ漢語拼音︰xiū gòng dài tiān釋義︰不恥與仇人居住在同一處。見「不共戴天」條。 01.《太平廣記.卷四九二.靈應傳》:「妾之先宗,羞共戴天。慮其後患,乃率其族,韜光滅跡,易姓變名,避仇於新平真寧縣安村。」 參考詞語︰義不同戴注音︰|ˋ ㄅㄨˋ ㄊㄨㄥˊ ㄉㄞˋ漢語拼音︰yì bù tóng dài釋義︰即「不共戴天」。見「不共戴天」條。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跟從、順從。如:「跟隨」、「追隨」、「蕭規曹隨」。《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漢末擾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于野,不求聞達。」
興高采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阮瑀之子,三國時魏尉氏人,為竹林七賢之一。有雋才,性放誕,好老莊而嗜酒,反名教,曠達不拘禮俗。因時多忌,故藉酒自廢,以避禍患。 (2) 俶儻:即「倜儻」。豪邁灑脫不受約束的樣子。俶,音 ㄊ|ˋ 。 (3) 叔夜:嵇康(西元233∼262),字叔夜,三國魏譙郡人。博學有奇才,不與世俗同流。官至中散大夫,故世稱「嵇中散」。好老、莊之學,擅四言詩。與山濤、阮籍等人為友,世稱「竹林七賢」。後為司馬昭所害。 (4) 俊俠:英俊有俠氣。 (5) 安仁:潘岳(?∼西元300),字安仁,西晉中牟人。美姿儀,出洛陽道,婦人嘗縈繞投果。為文詞藻絕麗,尤長於哀誄,有悼亡詩,為世傳誦。後孫秀誣以謀反,族...
八拜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先人拜禮部尚書,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後一年喪母。小生書劍飄零,功名未遂,遊於四方。即今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唐德宗即位,欲往上朝取應。路經河中府,過蒲關1>上,有一故人2>,姓杜名確,字君實,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後棄文就武,遂得武舉狀元,官拜征西大元帥,統領十萬大軍,鎮守著蒲關。小生就望哥哥一,卻往京師求進。 〔注解〕 (1) 蒲關:地名。位於山西省永濟縣西,黃河東岸。為蒲津關的簡稱。蒲,音ㄆㄨˊ。 (2) 故人:老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