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3.83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遇、碰上。如:「逢年過節」。《詩經.邶風.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焦頭爛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霍氏造反,便上書宣帝,建議壓抑霍氏,以免後患。不過當時宣帝並沒有採納他的意見。後來霍氏果然因陰謀造反到滅族,所有鎮壓有功的人都受到獎賞,只有徐福沒有得到任何表揚。有人便替徐福打抱不平,上書給皇帝說:「有一戶人家的灶,煙囪是直的,旁邊又堆著柴火。客人看見了,便勸那家的主人把煙囪改成彎的,把柴火移開,以免發生火災,但是主人並沒有採納他的建議。後來,那家果然因此發生火災,鄰居都趕來救火。火災撲滅之後,主人為了表示感謝,便擺設宴席,招待那些因為幫忙救火而被燒傷的人,惟獨沒有邀請最先提醒他預防火災的客人。如果他一開始就接受那位客人的建議,做好預防措施,也就不會發生火災,所以他最應該感謝的,其實是那位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表第一人稱。《文選.班彪.北征賦》:「余世之顛覆兮,罹填塞之阨災。」《文選.陸機.歎逝賦》:「余將老而為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或與意願相反的。如:「屋漏偏連夜雨。」唐.無名氏〈伊川歌.第三〉:「可憐閨裡月,偏照漢家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慫恿、打動。《宋史.卷三四八.徐勣傳》:「蔡京自錢塘召還,過宋見勣,微言撼之曰:『元功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笑。』」
立竿見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豎立竹竿於陽光下,可立刻見其影。比喻迅速收到成效。語出漢.魏伯陽《參同契.如審逢章》。
滿腹經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在雷上,未能成雨,所以有了屯難之象,但是雷聲過後,就會雲行雨施了。這種現象有如許多事情剛開始,所遇到的困難情況一樣,等到困難解決後,進展就會順當了。所以孔子要君子從卦象中去學得規劃、治理事情的道理。〈象辭〉中「君子以經綸」,就是「君子藉以習得經綸之理」的意思。出現「滿腹經綸」一語較早的文獻,如宋.洪炎〈聞師川諫議至漳州作建除字詩十二韻迓之〉詩:「滿腹懷經綸,筆閒(間)含露雨。」正是在說這位師川諫議大夫「滿腹經綸,文章含雨露」了。含雨露,就是會照顧百姓的意思;「滿腹經綸」就是才識豐富,才能高超了。
滴水穿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水滴石穿」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尸子,名佼,春秋末年時候的思想家。曾為商鞅的門下客,後來商鞅車裂,尸子避禍入蜀,終老一生。《尸子》一書原有二十篇,學說綜合儒、墨、名、法四家,後來全書散佚,今本只剩十二篇。《尸子》書中提到:「水,雖然不是鑽石頭的鑽子,但是可以把石頭滴穿;繩子,雖然不是用來鋸木頭的鋸子,但是只要不停的在木頭上來回磨擦,同樣可以把木頭切斷。」這是長時間累積下來的結果。後來「水滴石穿」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持之以恆,事必有成。但也可用來比喻小問題日積月累也會成為大問題。例如在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中記載一個故事:張乖崖當崇陽令時,因為發現管理府庫的官吏夾帶一...
正襟危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前200∼前168,漢朝洛陽人,為文學家兼政論家。文帝召為博士,超遷至太中大夫,所論列多見施行,因毀忌,出為長沙王太傅,遷為梁懷王太傅,後懷王墮馬死,誼自傷為傅無狀,年餘亦卒,世人稱為「賈太傅」、「賈長沙」,又稱為「賈生」。 (3) 瞿然:驚慌、恐懼的樣子。瞿,音ㄐㄩˋ。 (4) 獵纓:攬纓,攬冠纓而正衣襟,整飾儀容的意思。纓,音|ㄥ,繫帽於頸的帶子。 (5) 危坐:挺直身軀端坐。 (6) 竊:私下。謙詞,用來表示所言所行只是自己不成熟的表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 因罪而遣逐。[例]流放、放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