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7.85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相得益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遭聖主也,運籌合上意,諫諍即見聽,進退得關其忠,任職得行其術,去卑辱奧渫而升本朝,離疏釋蹻而享膏粱,符錫壤而光祖考,傳之子孫,以資說士。故世必有聖知之君,而後有賢明之臣。故虎嘯而(冽風)〔風冽〕,龍興而致雲,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陰。《易》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詩》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國。」故世平主聖,俊艾1>將自至,若堯、舜、禹、湯、文、武2>之君,獲稷3>、契4>、皋陶5>、伊尹6>、呂望7>,明明8>在朝,穆穆9>列布10>,聚精會神11>,相得益章。雖伯牙操遞鍾,逢門子彎烏號,猶未足以喻其意也。 〔注解〕 (1) 俊艾:賢德之人。艾,通「乂」,音|ˋ,才德出眾。 (2) ...
民不聊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稷:本指土神和穀神,後以代稱國家。 (3) 隳:音ㄏㄨㄟ,毀壞、損毀。 (4) 刳腹折頤:肚子被開,下巴被折斷,形容傷亡慘烈。刳,音ㄎㄨ,開。頤,下巴。 (5) 暴:音ㄆㄨˋ,同「曝」,晒。 (6) 僵仆:音ㄐ|ㄤ ㄆㄨ,倒下。 (7) 係:綑綁。〔參考資料〕 《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秦為亂政虐刑以殘賊天下,數十年矣。北有長城之役,南有五嶺之戍,外內騷動,百姓罷敝,頭會箕斂,以供軍費,財匱力盡,民不聊生。重之以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另可參考:《史記.卷七八.春申君列傳》
混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中天地未形成時的那種元氣未分,模糊不清的狀態。《西遊記》第一回:「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三國演義》第八六回:「昔混沌既分,陰陽判;輕清者上浮而為天,重濁者下凝而為地。」也作「渾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開、劈開。《詩經.齊風.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心析肝相信,豈移於浮辭哉?」
委曲求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高宗《古今儲貳金鑑.卷六.明光宗》:「妄男子闌入禁門,罪有應得。風癲與否,本無事深求。當時好名者,欲以安儲自任,過事生風,妄生荊棘。必待至尊臨軒晰,東宮委曲求全,君臣、父子之間以文偽調停。建儲流弊無所以至,所以垂示方來者,切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竹子成的細薄片。《玉篇.竹部》:「篾,竹皮也。」如:「竹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體解學上指從肩胛到腕骨的部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開、揭露。《漢書.卷五一.枚乘傳》:「臣乘願披腹心而效愚忠,唯大王少加意念惻怛之心於臣乘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四回:「一紙私函將意去,五中深慮向君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神態、風度、情趣。如:「風韻猶存」、「神韻」。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南史.卷二○.謝弘微傳》:「康樂誕通度,實有名家韻,若加繩染功,瑩乃瓊瑾。」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併起來,表達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釀酒的瓦瓶「酉」和液體「水」合起來,表達字義;「解」字的拆字義,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開來字達;「鳴」指鳥的叫聲,於是用「口」和「鳥」組成而成;「電」因「雨」而「申」,用以表示雷電之意。有部分漢字,會同時兼有會意和形聲的特點。例如「功」字,既可視為以「力」和「工」會意,而「工」亦有聲旁的特點;「返」字,既可視為以「反」和「辵」(解作行走,偏旁作「辶」)會意,而「反」亦有聲旁的特點。這類字稱為會意兼形聲字。 轉注《說文》敘:“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轉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