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38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4.割、。如:「開膛破肚」、「開了一個西瓜」。
耀武揚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耀武揚威」原作「曜威耀武」。「曜」、「燿」、「耀」音義同。「耀」、「揚」皆有炫耀、誇示之意。語本漢.士孫瑞〈劍銘〉。士孫瑞,東漢扶風人。獻帝時任僕射,與王允共謀誅殺董卓。所作〈劍銘〉,稱頌寶劍的威力與鋒芒。文中所說的「巨闕」、「墨陽」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名劍,寶劍一旦出匣,便不會善罷干休,必然要把地上的山巒開,讓河川受屍體阻塞而斷流,它的光芒又使天上的虹霓消失。甲士揮舞著寶劍,大肆張揚威勢與武力,就要驚動偏遠荒涼的地區。後來「耀武揚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得意張揚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刀斧等從縱面將物體破開。如:「劈柴」、「劈成兩半」、「直劈而下」。唐.白居易〈潯陽三題.溢浦竹〉詩:「劈青琅玕,家家蓋牆屋。」宋.樂雷發〈烏烏歌〉:「請君為我焚卻離騷賦,我亦為君劈碎太極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裂開。《詩經.大雅.生民》:「不坼不副,無菑無害。」《禮記.曲禮上》:「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開、劈開。如:「勢如破竹」、「乘風破浪」、「將西瓜破成兩半。」
5.析、分析。參見「破題」條。
一竅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亡國之主一貫,天時雖異,其事雖殊,所以亡同者,樂不適也。樂不適則不可以存。糟丘酒池,肉圃為格,雕柱而桔諸侯,不適也。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環,截涉者脛而視其髓,殺梅伯而遺文王其醢,不適也。文王貌受,以告諸侯。作為琁室,築為頃宮,孕婦而觀其化,殺比干1>而視其心,不適2>也。孔子3>聞之曰:「其竅4>通,則比干不死矣。」夏、商之所以亡也。 〔注解〕 (1) 比干:商朝人,生卒年不詳。商王紂的叔父,與微子、箕子稱殷之三仁。因諫紂不聽而被殺。 (2) 不適:不合乎義理。 (3)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口呵氣使溫暖。通「煦」。《文選.揚雄.劇秦美新》:「玄黃判,上下相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察別、薦舉、選拔。如:「甄選」。《抱朴子.外篇.正郭》:「雖頗甄無名之士於草萊,指未之璞於丘園。」唐.高宗〈令舉猛士敕〉:「有膂力雄果弓馬灼然者,咸宜甄採。」
分崩離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土崩瓦解,四分五裂,豆瓜分反義:牢不可破,固若金湯,堅不可摧,堅如磐石辨似: 析,音ㄒ|。分開、離散。不可寫作「折」。 「分崩離析」及「土崩瓦解」都是用來形容組織團體的破裂。 「分崩離析」側重於組織團體內部的離散、分裂;「土崩瓦解」側重於組織團體結構的跨台、崩解。 分崩離析 土崩瓦解 辨似例句 ○ ㄨ 在內戰中,他們飽嘗國家~、骨肉相隔異地的痛苦。 ㄨ ○ 將軍定此良策,要一舉讓敵人防線~。
披肝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范仲淹〈除樞密副使召赴闕陳讓第三狀〉:「故臣等披瀝肝膈,屢有奏述,且乞在任,以盡疲駑。」 參考詞語︰肝瀝膽注音︰ㄆㄡˇ ㄍㄢ ㄌ|ˋ ㄉㄢˇ漢語拼音︰pǒu gān lì dǎn釋義︰猶「披肝瀝膽」。見「披肝瀝膽」條。 01.宋.司馬光〈與范景仁書〉:「是以肝瀝膽,手書緘封而進之。」 02.清.鈕琇《觚賸.卷八.舒氏義烈》:「為國棟者,自宜肝瀝膽,力白其誣。」 參考詞語︰披肝掛膽注音︰ㄆ| ㄍㄢ ㄍㄨㄚˋ ㄉㄢˇ漢語拼音︰pī gān guà dǎn釋義︰猶「披肝瀝膽」。見「披肝瀝膽」條。 01.明.沈采《千金記.第二六齣》:「眾將官,當職蒙皇上之恩寵,領兵家之大權,在我者披肝掛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