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欺侮、侵犯。《楚辭.屈原.九歌.國殤》:「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漢.王逸.注:「凌,犯也。」唐.柳宗元〈駁復仇議〉:「讎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是悖驁而凌上也。」
強弩之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列傳》匈奴來請和親,天子下議。大行王恢,燕人也,數為邊,習知胡事。議曰:「漢與匈奴和親,率不過數歲即復倍約。不如勿許,興兵擊之。」安國曰:「千里而戰,兵不獲利。今匈奴負戎馬之足,懷禽獸之心,遷徙鳥舉,難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為廣,有其眾不足以為彊,自上古不屬為人。漢數千里爭利,則人馬罷,虜以全制其敝。且彊1>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2>;衝風3>之末,力不能漂4>鴻毛。非初不勁,末力衰也。擊之不便,不如和親。」群臣議者多附安國,於是上許和親。 〔注解〕 (1) 彊:音ㄑ|ㄤˊ,同「強」,強勁有力。 (2) 魯縞:古代魯地所產質地細緻的絲織品。縞,音ㄍㄠˇ,絲織品。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告知、曉喻。《淮南子.氾論》:「教寡人以道者擊鼓,諭寡人以義者擊鐘,告寡人以事者振鐸。」《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梁乃召故所知豪,諭以所為起大事,遂舉美中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拔取。通「搴」。《漢書.卷九○.酷傳.楊樸傳》:「將軍之功,獨有先破石門、尋陿,非有斬將騫旗之實也。」
絡繹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邊諸郡。南單于以其右溫禺犢王烏居戰始與安國同謀,欲考問之。烏居戰將數千人遂復反畔,出塞外山谷閒,為民害。秋,龐奮、馮柱與諸郡兵擊烏居戰,其眾降,於是徙烏居戰眾及諸還降者二萬餘人於安定、北地。馮柱還,遷將作大匠。逢侯部眾飢窮,又為鮮卑所擊,無所歸,竄逃入塞者駱驛不絕。
奇貨可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二.龍君楊少參》:「維時又有無賴青衿王制者,同一斥,偽造海中丞瑞疏,醜詆江陵,刻印遍售。此不過欲博酒食資耳。時操江胡都御史檟得之,大喜,以為奇貨可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約定、約束。《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雖與府要,渠會永無緣。」
顛沛流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世道衰亂或人事挫折。 2、「流離」:◎1《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末年,盜賊群起,發軍擊之,將放縱於外。北邊及青徐地人相食,雒陽以東米石二千。莽遣三公將軍開東方諸倉振貸窮乏,又分遣大夫謁者教民煮木為酪;酪不可食,重為煩擾。流民入關者數十萬人,置養澹官以稟之,盜其稟,飢死者什七八。莽恥為政所致,乃下詔曰:「予遭陽九之阸1>,百六之會2>,枯旱霜蝗3>,饑饉荐臻4>,蠻夷猾夏5>,寇賊姦軌6>,百姓流離。予甚悼之,害氣將究矣。」歲為此言,以至於亡。 〔注解〕 (1) 陽九之阸:災難、困厄的時運。阸,音ㄜˋ,同「厄」。見「陽九之阸」。 (2) 百六之會:厄運。見「百六之會」。 (3)...
眾矢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矢之的」典源作「眾射之的」。明朝正德、嘉靖年間,先是王守仁在軍中趁工作閒暇授徒講學,之後再傳弟子徐階擔任內閣大學士時,在京師設講會講學,使得講學風氣興盛起來,造成一股潮流。自此,無論是在朝官或是地方士紳、長老,紛紛開始聯合講會,成立書院,相互應和。萬曆年間,由顧憲成等人重新修建的東林書院,名號尤其響亮。他們時常譏諷朝政,評論人物,士大夫相繼依附,於是和東林書院有關的人都被稱為「東林黨」。但也因為名氣太大遭到毀謗,氣焰太盛招致各方的責難,批評的輿論接連而來,加上幾次的政治鬥爭都和東林書院的人有關,使得眾人攻擊的目標,都指向在東林書院講學的顧憲成等人。後來「眾矢之的」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6) 陽子:陽城(西元736∼805),字亢宗,唐定州北平人。幼家貧不能學,乃為集賢院寫書,竊官書讀之。登進士第,隱中條山不仕,眾慕其行,多從之學。德宗召為諫議大夫,上疏論裴延齡枉黜大臣,阻德宗以延齡為相。後被貶國子司業,出任道州刺史。 (7) 閔:憐恤。通「愍」。 (8) 惡:音ㄨ,如何、怎麼。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