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為學派學習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探討影響個體並且可能導致行為的制約,以及單純的行為本身解釋學習歷程。行為主義學習論依據對動物相關實驗,建立「刺激─反應」連結關係的操作制約學習理論,用來解釋人類的學習歷程和獲得經驗的學習歷程。行為主義對學習產生的觀點如下:(1) 行為基礎是由個體的反應所構成的。(2) 個體的行為是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而被動學習來的,不是與生俱來的或是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3) 從動物實驗的研究所得的行為原則,可用來推論或解釋一般人的同類行為。行為學派在人類學習歷...
前運思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只有一種單調的觀點,或是看事情的角度只有單一層面,無法全面而有邏輯性地看待事情的整體,此時最常做的實驗就是關於體積以及形體的改變,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守恆”的概念,例如:假設現在有甲、乙、丙三個杯子,然後先讓他看見甲乙兩個相同高度但口徑較小的杯子,問其這兩者的液體容量是否一樣,之後再將兩個杯子裡的液體倒進丙容器中,丙為寬度較大的杯子,因此倒入後液體高度低於原先甲、乙兩個杯子的高度,因此幼兒通常答案會是甲、乙較多,原因是他們只能集中在一開始的液體高度,無法理解倒入丙杯中之後,他的口徑大小改變了。 不可逆性此名詞是與可逆...
俗民方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民方法論並非一門真正具有影響力的社會學理論,而是一種新興的研究方法,其理論尚未具有實證性以及可重複實驗性,甚至俗民方法論者之間也常因立場或觀點迥異而有爭論。(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俗民方法論英文關鍵字:Ethnomethdology 參考文獻註1:葉正。社會學詞彙。台北:風雲論壇。 P.130註2:彭懷恩。社會學(概要)Q&A。台北:風雲論壇。 P.52~P.53
實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實行、實驗
古典制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制約刺激重複性地或是猛烈地伴隨著某個中性刺激,這個中性刺激會成為一個制約刺激,並產生制約反射。以下實驗俱可簡化為三部分:非制約前提:非制約刺激 → 非制約反應非制約插入:非制約刺激 + 中性刺激 → 非制約反應制約效果:制約刺激(=中性刺激) → 制約反應(=非制約反應) 伊萬•巴甫洛夫的狗檔案:One of Pavlov's dogs.jpg 巴甫洛夫的狗,巴甫洛夫博物館,2005古典制約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制約反射。狗能夠對食物自然而然的分泌唾液,此時巴甫洛夫將食物看作非制約刺激(US)、唾液分泌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了發現圓周率外,也可進一部探討直徑與圓周率之間的關係,當期比值為π時,其倍數恰為直徑,舉例而言當實驗中瓶蓋的直徑為2,圓周長為6.28,則可知道比例為1:3.14159,透過許多的例子後,可發現之間的倍數恰為直徑的數,如當直徑為5時,則圓周長則為5x3.14159,因此則可帶入計算圓周的公式,為直徑乘以3.14159,而3.14159則以π來做表示,得到圓周公式為直徑乘以π。另外直徑又可表示為兩倍半徑,而半徑通常利用未知數r來做代表,因此所得公式為2πr。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圓英文關鍵字:circle 參考資料註1 ...
赫爾巴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大學教書,最後於Konigsberg大學教授,講授哲學及教育學,並創辦研究所,負責教師培育及教育之實驗,奠定了教育成為一門「學」科之基礎。 赫爾巴特的哲學觀赫爾巴特受教於費希德,但未受費希德理想主義之影響,其哲學思想偏向「唯實主義」。背景是18世紀啟蒙運動,產生孔德的實證主義,從法國傳至德國,此種思想重視經驗,並以實用的價值說為主,加上科學工藝知識之發達,這也影響了赫爾巴特的哲學觀。 赫爾巴特的教育觀赫爾巴特的教育觀,主要受到倫理學及心理學的影響以下說明之:教育目標:個人品格發展,培養社會性的道德,使之用之於社會,並涵...
檔案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資訊,26(6),107-117。張玉茹(2002)。因應小班教學多元化教學與評量在國中英語課的實驗行動研究。文藻學報,16,143-166。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過很多努力,發生一連串感人至深的故事。1746年,一位英國學者在波士頓利用玻璃館和萊頓瓶表演了電學實驗,這引起了富蘭克林極大的興趣,他被電學這一剛剛興起的科學強烈的吸引住了。隨後,他開始了自己一系列的電學試驗。1752年的夏天,富蘭克林在美國費城所做的實驗最為膾炙人口,他在雷電交加時放風箏,將空中的電荷引下,證實閃電就是大量的正、負電荷中和的現象。從天空中收集到的電荷和經由摩擦起電產生的電荷,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電的應用電的發現節省了人類的體力勞...
文化回應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責任是為每個學生提供有效及增能的教學。 參考書目劉美慧 建構文化回應教學模式:一個多族群班級的教學實驗花蓮師院學報11期(2000/12) 。P115-142何縕琪、林喜慈(2006):文化回應教學之實踐與省思:一個多族群班級的行動研究頁。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民 95,第 2 期。P39-40陳嘉陽(2003),教育概論(上冊)。教甄策略研究中心。P213-214。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