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165.3402 ms
共 4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資訊檢索實驗方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著資訊系統蓬勃發展,使用者如何透過系統取得所需資訊、提升資訊檢索效益,已成為資訊學者關心的重要議題。為能確實反映系統的功能與品質,評估者必須藉由客觀、有效的評鑑研究判斷資訊檢索的成功與否。一般認為,資訊檢索的評鑑研究可分為兩大派別:「在實驗室環境進行的評鑑研究(experimental research)」與「在實際情境中進行的操作測試(operational test)」。前者為資訊檢索實驗方法,係指影響檢索結果的所有可能獨立變項與因子均受到實驗者控制;後者則是指研究過程中至少部份條件是由操作環境所決定,而非受到實驗者控制。
資訊檢索實驗方法的歷史最早可溯及1... Tague-Sutcliffe, Jean (2010). Information Retrieval Experimentation [ELIS Classic].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Third Edition), 1(1), 2526-2534.
|
實驗語音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科學實驗的方法,憑藉儀器的幫助,客觀的分析和研究語音的物理與生理現象的一種學問。首創於十九世紀末歐洲的語音學家,如捷克的齊爾馬克(Czermak)、德國的黑爾姆何次(Helmholtz)。除了對語音學的幫助外,更有助於各地方言的探討,解決聽覺無法辨析的問題,如清濁音或鼻化與非鼻化音的分別。
|
示範實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示範實驗是由教師操作實驗,學生觀看實驗的過程及結果。其優點為教師可不受語言的障礙,同時以視覺與口述的方式與學習者溝通。示範法是一個人較常用以教導別人的方法,近來由於教育工學(Educational technology)的快速發展(如電視、視聽器材等之運用),使得示範法於教學上的應用也有很大的進展。由於科學是以知覺的經驗為基礎,是以在科學的學習上,觀察和實驗都是基本的要素,而透過示範法對二者均有幫助。
示範實驗教學的重點是需讓每一個學生能看清楚每一個步驟。常見的示範實驗有兩種形式。一為教師演示。當考量下列三種情況時:(1)為了示範某些操作技能;(2)所涉及的過程是昂貴的、危險... |
語言實驗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往,語言學習的訓練通常固定於在課堂上,教學者以口述、黑板及一些練習來傳達教科書中的內容,多半單靠講臺上的一位教學者,依自我的口語來教導語言的文法和音調、文章、對話等;但在科技發達之時代,為達成學生能迅速在某種語言的環境中靠著聽力訓練,以彌補課堂教學時學生淪於只會讀寫,卻弱於聽講的缺點,故一種著重對話及通俗文章的「語言實驗室」因而產生。
現在,國內許多的學校已分別設有類似「英語聽力訓練」的科目,一般都會利用所謂的「英聽教室」來教學,英聽教室的規格大約是每一位學生可分配到一組機器,包括收錄音系統、附麥克風之耳機等;每次上課由課堂專業教學者以英語交談方式,引導學生以英語回答;另外... |
實驗室可靠度測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實驗室內各種實驗測試儀器,在給定的工作環境條件(溫度、濕度、電源電壓等)下,達到規定的技術特性能工作多長時間的測試。
|
實驗者誘發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學習策略中的精緻化策略有兩種情形存在,一是由實驗者設計某個心像後提供給學習者學習,並要求學習者只用該心像來將配對的材料加以記憶(參見「實驗者外加策略」);另一個情形則是教導學習者自己產生學習策略,運用視覺心像或語文心像來聯結需要配對的材料 ,這種方法稱之為 「實驗者誘發」。瑞斯(H.W. Reese)一九七七年的研究指出:實驗者外加心像有助於幼稚園或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學習;而實驗者誘發心像則較有助於高年級學生或成人的學習。年幼的兒童因自己尚無法運用策略來幫助學習,因此需要較多的支持與協助;而年紀較大的兒童可以自己產生心像,如果實驗者還是一直提供策略時,可能反而對學習者形成干擾,有礙學習者...
|
高能實驗物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具有高能量的基本粒子性質的物理學。藉由巨大的加速器,探究非常微小的基本粒子,不但可發現新粒子,亦可探究粒子質量、自旋、電荷、半衰期、衰變過程、量子數及粒子彼此間強弱電磁的交互作用等。有助於了解宇宙的起源與物質基本奧祕。
|
實驗美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驗美學是實驗心理學中一項研究,以物理和數學概念為基礎,實驗審美方面的若干事項。此項研究的創始者為費希納(G.T. Fechner, 1801~1887),費氏原有「實驗心理學之父」的稱號。
美學在哲學中原是由高層次開始,探討審美品質,以心靈或精神的成分為主。費希納改用科學實驗,必須從低層次開始,將觀察項目限定於感覺和知覺;而且必須將實驗盡量簡化,如是所謂之實驗,也只在以刺激引起反應方面的觀察並衡量。所用的刺激是經人工設計的形狀、線條或色調等屬於繪畫領域的材料,或是字母、母音、子音等屬於詩歌方面的材料;也有聲調、弦樂等屬於音樂方面的材料。實驗前用隨機取樣選出受試者,不以有無藝... |
教育的實驗趨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的實驗趨勢,主要是指美國進步主義者進行教育實驗的取向。教育實驗的興起,係受到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早期著作的刺激,但由於每項實驗著重的思想成分不同,因此其趨勢也各有不同;然大致可分為重視個人取向與重視社會取向兩大類。
重視個人取向以詹森(Marietta Johnson)及帕克赫斯特(Helen H. Parkhurst)為代表。詹森於一九○七年在阿拉巴馬州的懷厚帕(Fairhope)開創了一間私立的實驗學校,試圖實踐盧梭「有機教育」(Organic Education)的觀點,因此這間學校就稱為「有機學校」(Organic School)。該... |
附屬實驗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屬實驗學校係師範校院為提供學生實習,及從事教育實驗與研究工作,所設置的中小學校(含幼稚園)。此類學校由於具有示範或模範的性質,過去又有「模範學校」的稱呼。
這類學校設校的法源依據,主要有三:(1)民國八十三年二月修正原〔師範教育法〕為〔師資培育法〕之第十四條,「師範校院及設有教育院、系、所之大學校院得設附屬或實驗學校及幼稚園,以供教育實習、實驗及研究。」(2)民國八十四年一月修正公布之〔高級中學法〕第三條,「師範大學、師範學院、教育學院及設有教育學院(系)之大學,為進行教育實驗及學生實習,得設立附屬高級中學。」同法第四條,「高級中學為適應特殊地區之需要,得報經主管教育行政機...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