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針見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書.卷六六.陶侃列傳》又嘗如廁1>,見一人朱衣介幘2>,斂板3>曰:「以君長者,故來相報。君後當為公,位至八州都督。」有善相者師圭謂侃曰:「君左手中指有豎理4>,當為公。若於上,貴不可言。」侃以針決之見血,灑壁而為「公」字。以紙裛5>手,「公」字愈明。及都督八州,據上流,握強兵,潛有窺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 〔注解〕 (1) 如廁:上廁所。如,往、至。 (2) 介幘:古代文人不分尊卑貴賤通用的長耳頭巾。幘,音ㄗㄜˊ。 (3) 斂板:古代官員雙手端持手板,貼近胸前,表示恭敬。 (4) 豎理:垂直的指紋。豎,音ㄕㄨˋ。 (5) 裛:音|ˋ,纏繞、包裹。
苦口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不知道錯在哪裡。」大愚和尚說:「你師父真愛徒心切,為了讓你能澈底解脫,才動手打了你三次。」臨濟終於悟了,於是告辭大愚,回來見黃檗。黃檗看到他就說:「你來來去去是在做什麼?」臨濟說:「我回來是因為師父像老婆婆般地愛徒心切。」黃檗說:「這話一定是大愚說的,這個人這麼多嘴,等我見到他一定要打他一頓。」臨濟說:「為什麼要見到才打?今天就該打。」說著,就打了黃檗一巴掌。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苦口婆心」,用來形容以懇切真摯的態度,竭力勸告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陳放、安置。《禮記.喪大記》:「帷,男女捧尸夷于堂,降拜。」
石破天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二字同音),不得參加進士考試。韓愈雖然為他作〈諱辯〉力爭,但李賀再也沒有應試。後來他作了張的幕僚,二十六歲返鄉,二十七歲便以英年早逝,留下詩作二百餘首。李賀的詩作內容深邃,種類繁多,以想像力豐富著稱,擅於鍛練字句,留下了許多千古佳句,後世稱為「詩鬼」。如〈李憑箜篌引〉一詩中,他形容李憑彈奏箜篌的樂音,具有極大的震撼力,不但能使上古女媧用來補天的五色石因而碎裂,也讓上天為之震動,灑落滂沱的秋雨;連在夢中都被請到神山去教神嫗彈奏箜篌,那精妙的音律,連海中的魚、蛟都隨著樂聲而跳躍。後來「石破天驚」被用來形容事物或言論新奇驚人。
風燭殘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甚矣汝之不惠2>!以殘年餘力,曾3>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注解〕 (1) 河曲智叟:一位住在黃河曲流處的智慧長者。 (2) 不惠:不聰明。惠,或作慧。 (3) 曾:音ㄗㄥ。尚且。
一知半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所知不全,了解不深。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有透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野叟曝言》第一一八回:「愚兄博覽群書,熟聞母訓,始得一知半解。」
悠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聲音迴盪,傳得很遠。[例]他們的歌聲悠揚,響雲霄。
綢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纏縛。引申為修補,使之堅固。《詩經.豳風.鴟鴞》:「彼桑土,綢繆牖戶。」
一目了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處在於「其志不卑」,壞處在於「二帝、三王卻不去學,卻要學兩漢」,但若欲談細微處,朱子則以為,若能透了解文中子的學說理論,那要評斷他將猶如從高處往下看,一眼就能夠看得清清楚楚。後來「一目了然」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繫於冠冕兩側,垂在耳旁,用以塞耳的玉飾。《說文解字.玉部》:「瑱,以玉充耳也。」《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晉.杜預.注:「瑱,充耳。」唐.孔穎達.正義:「禮以一絛五采橫冕上,兩頭下垂,繫黃綿,綿下又縣玉為瑱以塞耳。」《戰國策.齊策四》:「其環瑱,至老不嫁,以養父母。」也稱為「充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