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785 ms
共 5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苦口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不知道錯在哪裡。」大愚和尚說:「你師父真愛徒心切,為了讓你能澈底解脫,才動手打了你三次。」臨濟終於徹悟了,於是告辭大愚,回來見黃檗。黃檗看到他就說:「你來來去去是在做什麼?」臨濟說:「我回來是因為師父像老婆婆般地愛徒心切。」黃檗說:「這話一定是大愚說的,這個人這麼多嘴,等我見到他一定要打他一頓。」臨濟說:「為什麼要見到才打?今天就該打。」說著,就打了黃檗一巴掌。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苦口婆心」,用來形容以懇切真摯的態度,竭力勸告他人。
|
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陳放、安置。《禮記.喪大記》:「徹帷,男女捧尸夷于堂,降拜。」
|
石破天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二字同音),不得參加進士考試。韓愈雖然為他作〈諱辯〉力爭,但李賀再也沒有應試。後來他作了張徹的幕僚,二十六歲返鄉,二十七歲便以英年早逝,留下詩作二百餘首。李賀的詩作內容深邃,種類繁多,以想像力豐富著稱,擅於鍛練字句,留下了許多千古佳句,後世稱為「詩鬼」。如〈李憑箜篌引〉一詩中,他形容李憑彈奏箜篌的樂音,具有極大的震撼力,不但能使上古女媧用來補天的五色石因而碎裂,也讓上天為之震動,灑落滂沱的秋雨;連在夢中都被請到神山去教神嫗彈奏箜篌,那精妙的音律,連海中的魚、蛟都隨著樂聲而跳躍。後來「石破天驚」被用來形容事物或言論新奇驚人。
|
風燭殘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甚矣汝之不惠2>!以殘年餘力,曾3>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注解〕
(1) 河曲智叟:一位住在黃河曲流處的智慧長者。
(2) 不惠:不聰明。惠,或作慧。
(3) 曾:音ㄗㄥ。尚且。
|
綢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纏縛。引申為修補,使之堅固。《詩經.豳風.鴟鴞》:「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
一知半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所知不全,了解不深。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野叟曝言》第一一八回:「愚兄博覽群書,熟聞母訓,始得一知半解。」
|
悠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聲音迴盪,傳得很遠。[例]他們的歌聲悠揚,響徹雲霄。
|
一目了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處在於「其志不卑」,壞處在於「二帝、三王卻不去學,卻要學兩漢」,但若欲談細微處,朱子則以為,若能透徹了解文中子的學說理論,那要評斷他將猶如從高處往下看,一眼就能夠看得清清楚楚。後來「一目了然」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
|
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繫於冠冕兩側,垂在耳旁,用以塞耳的玉飾。《說文解字.玉部》:「瑱,以玉充耳也。」《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晉.杜預.注:「瑱,充耳。」唐.孔穎達.正義:「禮以一絛五采橫冕上,兩頭下垂,繫黃綿,綿下又縣玉為瑱以塞耳。」《戰國策.齊策四》:「徹其環瑱,至老不嫁,以養父母。」也稱為「充耳」。
|
拖泥帶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身上被泥、水沾汙,不利行動。比喻糾纏牽扯。※#語或出《景德傳燈錄.卷七.蒲州麻谷山寶徹禪師》。後用「拖泥帶水」比喻言辭或行為不乾脆。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