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30.56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沽名弔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沽名釣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沽名釣譽」係由「沽名」及「釣譽」二語組合而成。 「沽名」在《廙別傳》中可見。三國時期的劉廙,見到弟弟劉偉與魏諷交好,就勸諫他說:「結交朋友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於學習別人的賢能之處。然而現在的人只知道結黨營私,不論人品,完全違背聖人的教誨。我看魏諷這個人,不修養自己的德行,只知道與人結交應酬,虛浮而不切實際,是個故意做作以謀取名聲的人。我勸你要謹慎小心,不要再和他往來了!」但是劉偉沒有聽從,後來魏諷果然謀反,劉偉也牽連被殺。 「釣譽」則見於《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公孫弘》。公孫弘是漢初的丞相,輔佐君王,奉行儉約,輕視財富,重視仁義,功勞甚大...
金玉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珍貴的勸告或教誨。《醒世恆言.卷三○.李汧公窮邸遇俠客》:「房德謝道:『恩相金玉之言,某當終身佩銘。』」也作「金玉良言」。
吊譽沽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沽名釣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沽名釣譽」係由「沽名」及「釣譽」二語組合而成。 「沽名」在《廙別傳》中可見。三國時期的劉廙,見到弟弟劉偉與魏諷交好,就勸諫他說:「結交朋友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於學習別人的賢能之處。然而現在的人只知道結黨營私,不論人品,完全違背聖人的教誨。我看魏諷這個人,不修養自己的德行,只知道與人結交應酬,虛浮而不切實際,是個故意做作以謀取名聲的人。我勸你要謹慎小心,不要再和他往來了!」但是劉偉沒有聽從,後來魏諷果然謀反,劉偉也牽連被殺。 「釣譽」則見於《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公孫弘》。公孫弘是漢初的丞相,輔佐君王,奉行儉約,輕視財富,重視仁義,功勞甚大...
同工異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屢次被貶,久久不得升遷。韓愈自認才高,不應受此待遇,因此作〈進學解〉一文自嘲。文中敘述一日國子先生教誨學生說:「學業要精進,就要勤勉;學業之所以荒廢,就是因為嬉戲。」學生卻回說:「老師您如此勤勉向學,作品的旨趣,及得上《莊子》、《楚辭》的宏肆深奧,寫作技巧也如同《史記》般豐富,能力比得上揚雄、司馬相如等人,雖然風格不同,但是技巧造詣是一樣的高明,內容豐富,文筆豪放。您如此努力,卻屢次被黜,官運不順,自己都該好好想想,幹嘛還訓示別人!」文中的國子先生即韓愈自稱,韓愈藉著別人的口吻,宣洩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原用以自嘲。後來「異曲同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用來比喻不同人的辭章或言論同樣精彩...
一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專心誠意地承受教誨。如:「一領示教」。
師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長的訓示、教誨。《文選.江淹.雜體詩.嵇中散》:「曰余不師訓,潛志去世塵。」唐.劉知幾《史通.卷一○.自敘》:「既欲知古今沿革、曆數相承,於是觸類而觀,不假師訓。」
弄巧翻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弄巧成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馬祖道一,俗姓馬,世人稱為馬祖,是中國禪宗史上最有聲望的人物之一。馬祖的禪法主要圍繞著人達到覺悟解脫的心性依據和應當如何對待修行的問題。馬祖以「平常心是道」、「即心是佛」大力弘揚禪風。馬祖除了上堂示眾的普說之外,對眾多弟子採取靈活多樣的教誨引導方法。在《五燈會元》中有一段記載馬祖和龐居士的對話,大意是說馬祖對龐居士自認為已經領悟本來面目,沒有表示認可,只是眼睛往下看;對於說自己善彈無弦之琴表示默許,所以將眼睛往上看。馬祖以動作回答,讓龐居士自己省悟。龐居士覺得自己本想賣弄聰明,結果反而做了蠢事,實在是弄巧成拙。後來「弄巧成拙」被用來比喻枉費心機。
當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應當、應該。如:「你當該聽從父母的教誨。」
連勸帶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既勸又訓,情理兼顧的教誨。有苦口婆心的意味。如:「他在師長們連勸帶訓地開導下,終於痛改前非了。」
過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過中庭。語出《論語.季氏》:「嘗獨立,鯉趨而過庭。」後比喻父親的教誨。《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列傳.李膺》:「久廢過庭,不聞善誘,陟岵瞻望,惟日為歲。」《晉書.卷五五.列傳.夏侯湛》:「僕也承門戶之業,受過庭之訓,是以得接冠帶之末,充乎士大夫之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