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欲壑難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的欲望如深谷一般,永難滿足。
|
縱情遂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縱情意,貪欲無度。漢.荀悅《前漢紀.卷一六.孝昭皇帝紀一六》:「親用讒邪,放逐忠賢,縱情遂欲,不顧禮度。」也作「縱情恣欲」。
|
欲好額等後世,欲做官學做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勸誡人要腳踏實地,勿好高騖遠。
|
文化欲求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國功能派的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Bronslaw Malinowski, 1884~I942)提出了「文化欲求說」(又可譯為「文化需求說」)的理論。他認為「欲求」是指在文化表象背後的基本力量。因此,文化欲求乃是指一個社群和它的文化想要延續下去時,為必須達成的一些條件所作的具體表現。這些欲求或需求是由「文化的反應」而滿足。文化欲求可分為兩類:
1.基本欲求:是屬於生物或生理上的欲求,例如餓、渴、睡、性等。其中「性」在文化中的意義是指繁殖,在文化上形成了血統〈即親戚〉,成為人類傳宗接代的最基本關係。2.衍生欲求:由文化本身的反應來達到滿足或控制,如人類行為在實踐與認可方面需有規律,其... |
理中有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中有欲是清代學者戴震(東原)的心性論觀點。戴氏主張所謂理義乃是情欲最恰當的表現方式,所以理義之中就有情欲。宋儒強調天理與人欲的差別,有所謂的「天理與人欲」之說,認為人性中的天理成分是一切善行的根源,情欲部分則是錯誤行為的根源。人格修養的基本原則便是「存天理,去人欲」。戴氏極反對這種觀點,他認為撇開人的真實情感,憑空來談道德,只會形成一些過度理想性的意見,不完全切合實際人情。若把這些意見強加於眾人,成為道德規範,必定會成為戕害人性的工具,所以戴氏強調探討道德必須本於人的真實情欲,道德原則應該要暢遂人的情欲而不流於偏差,才是真正的道德原則。
戴氏在其〔原善〕序中就〔易經〕一陰一... |
渴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迫切的希望。如:「經過漫長的跋涉,好好地洗個澡,是大家心中最渴欲的。」
|
上轎才欲放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做事未能瞻前顧後。
|
欲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欲望如海一般的深廣,永難滿足,故稱為「欲海」。北魏.溫子昇〈定國寺碑〉:「漂淪欲海,顛墜邪山。」也作「慾海」。
|
欲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上指存有色欲和食欲的有情世界。上至六欲天,中至人界的四大部洲,下至八大地獄等。
|
無彼號尻川,想欲食彼號瀉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一個人自不量力。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