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人的一切嗜好、念。《莊子.天下》:「以禁攻寢兵為外,以情寡淺為內。」《晉書.卷三十八.宣五王傳.平原王榦傳》:「榦有篤疾,性理不恆,而頗清虛靜退,簡於情。」也作「情慾」。
2.特指男女間的情愛之。《後漢書.卷四十八.翟酺傳》:「割情之歡,罷宴私之好。」《紅樓夢》第五回:「幸仙姑偶來,萬望先以情聲色等事警其痴頑,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也作「情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引動念的事物。《老子》第三章:「不見可,使民心不亂。」《文選.張衡.東京賦》:「思仲尼之克己,履老氏之常足,將使心不亂其所在,目不見其可。」
盡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暢所言」。見「暢所言」條。01.宋.黃庭堅〈與王周彥長書〉:「異日,將以我為知言也。紙窮不能盡所言,惟高明裁。」(源)02.宋.朱熹〈答范文叔書〉其二:「去歲相見不款,未得盡所言,至今為恨耳。」
存天理去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天理去人」是宋代理學家程頤的主張。宋代理學家多重理之辨,而程頤又為其中之最;他在〔伊川語錄〕中指出:「視聽言動,非禮不為,即是禮,禮即是理也。不是天理,便是人。……無人即皆天理。」他認為「蔽於人則亡天理」,「無人則皆天理」,把「天理」與「人」看作是兩個對立而不能妥協的概念。
  在程頤學說中,「理」與「氣」不同,有形上與形下之別;理是天地萬物的本原,是本,而氣則因稟受不同而有善有不善,故程頤的本體論有「理氣二元論」的傾向。由理氣二元引申到人生哲學的理問題,程頤亦採二元論的立場,主張理與對立,當「存天理去人」,如說:「天理人常相對,……此進則彼退,此退則彼...
黑雲壓城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黑雲壓在城上,城好像要垮了。借以比喻戰事危急猶如烏雲蓋頂,幾乎要把城頭壓垮。語出唐.李賀〈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後引喻為因惡勢力造成緊張的局面。如:「如今情況緊急,已到黑雲壓城城摧的關頭,走與不走,要趕快下決定,不能再拖了。」
求知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早認為人有求知的望的是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認為人有知、情、意,而把知識的追求擺在第一位。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受其影響,認為人類學的研究,要從知、情、意入手,並認為研究人類學可以獲得世界知識。到了現代,瑞士教育人類學家波特曼(Adolf Portmann)對於教育人類學的研究,主張人的表象,最重要的是人有求知的望,而求知的望也是人的進化的根源。
  波特曼認為求知的望成為人的改變的前提,因為在原始時,他的創造是基於好奇,又由於好奇而創造了新的社會形式;在新的社會形式中,人有新的生活形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知道的話。
含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朵包含在花蒂上,將要綻放。如:「春天來了,花園裡有的花兒早已盛開,有的則含苞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蓋而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蓋彌彰」。見「蓋彌彰」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望念頭。宋.蘇軾〈與范純夫〉:「某謂居瘴鄉,惟靜絕念,為萬全之良藥。」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