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執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執掌事務的人。《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朝之執事,亡非同類。」唐.元稹〈授范季尚書倉部員外郎制〉:「乃詔執事,聿求其才,乘我有秋,大實倉廩。」
平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平易、和善、平寧、平靜、平安、和
齊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治家政,使其家中成員親愛和。語本《禮記.大學》:「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忍無可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誅後,入為司隸校尉,凡臨七郡五州,皆有威信。遷司空,封大利亭侯,邑一百戶。禮與盧毓同郡時輩,而情好不。為人雖互有長短,然名位略齊云。嘉平二年薨,諡曰景侯。孫元嗣。 〔注解〕 (1) 禮:孫禮(?∼西元250),字德達,三國魏涿郡容城人。有治績,魏明帝重之。帝臨崩,拜大將軍長史,佐曹爽。為人光明正直,使曹爽行事不便,屢被貶官。曹爽敗後,入為司隸校尉,遷司空,封大利亭侯。卒謚景。 (2) 乖細:違理、瑣碎。 (3) 匡輔:匡正輔助。 (4) 兇兇:騷動不安。 (5) 宣王:指司馬懿(西元179∼251),字仲達,三國魏溫縣人。有雄才,多權變,文帝甚親重之,屢出師與蜀相諸葛亮相抗,使亮不...
木人石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唐.李觀〈貽州糾曹王仲連書〉:「前此邑貳朱利見,多年遠客,非累削官,公豈不悉,微祿未畢,沉痾殆絕,公豈不知。此人真木人石心。得及今日,側聞州將撫之甚厚、言與津致,事猶見阻,觀與朱生胡、越之間耳。」
排難解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01.明.唐順之〈都督沈紫江生墓碑記〉:「御土酋解紛排難不專以恩,洞其陰事,坐豶其牙,是以土酋而懼。」 02.清.閻爾梅〈崆峒山賦〉:「賢者急病讓夷,心非望報;高人解紛排難,口不言功。」 參考詞語︰排患解紛注音︰ㄆㄞˊ ㄏㄨㄢˋ ㄐ|ㄝˇ ㄈㄣ漢語拼音︰pái huàn jiě fēn釋義︰猶「排難解紛」。見「排難解紛」條。 01.清.吳偉業〈柳敬亭傳〉:「其善用權譎,為人排患解紛率類此。」 參考詞語︰排難解急注音︰ㄆㄞˊ ㄋㄢˋ ㄐ|ㄝˇ ㄐ|ˊ漢語拼音︰pái nàn jiě jí釋義︰排除困難,解除危急。見「排難解紛」條。 01.元.戴表元〈題秦景山遺〉:「余嘗愛秦漢以前士...
牛李黨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之世,朝臣牛僧儒與李宗閔結為朋黨,與李吉甫、李德裕父子等人不,彼此互相排軋,嫌忌日深。兩派互爭歷時四十年,致使朝政敗壞。
不對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合、合不來。如:「他們雖然是鄰居,可是總不對勁。」也作「不對頭」。
承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持續相承的太平盛世。《漢書.卷一○.成帝紀.贊曰》:「遭世承平,上下和。」《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國家承平日久,近來的地方官辦事,件件都是虛應故事。」
蹈矩循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循規蹈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循規蹈矩」之循、蹈都有遵行、實踐的意思。規、矩則是指圓規和角尺,是訂定方圓的工具,引申為標準、禮法。所引典源《隋書.卷一四.音樂志中》裡,記載了皇太子出席宴會,入座後上酒,樂工演奏的歌辭第三章,大意是說:以禮來整治天下,使能共同輔佐朝庭。每一個人都能應規蹈矩,操行貞固;以音樂來教化天下,使能和風氣廣布,每一個人都能過著唱歌跳舞的快樂生活。後來「循規蹈矩」的成語就從這裡演變出來,用來形容遵守禮法,不踰越法度。「循規蹈矩」較早的書證如《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雖是卑淺,然卻是循規蹈矩,要做事業底人,其心卻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