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2.86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圓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修行人滅除煩惱,不再生死輪迴的境界。尤其指證悟解脫的佛或阿羅漢的去世。〈一百五十讚佛頌〉:「栗粒以分身,爾乃居圓寂。」也作「涅槃」、「寂滅」。(2)中國一般習慣稱出家人的去世。《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道罷,老道人自去殿上燒香掃地,不知玉通禪師已在禪椅上圓寂了。」也作「滅度」、「涅槃」。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境遠,旭日照林初。一望秋山淨,蕭條形跡疏。  登原忻時稼,采菊行故墟。方願沮溺耦,淡泊守田廬。 行寬禪師院  北望極長廊,斜扉映叢竹。亭午一來尋,院幽僧亦獨。  唯聞山鳥啼,愛此林下宿。 神靜師院  青苔幽巷遍,新林露氣微。經聲在深竹,高齋獨掩扉。  憩樹愛嵐嶺,聽禽悅朝暉。方耽靜中趣,自與塵事違。 精舍納涼  山景寂已晦,野寺變蒼蒼。夕風吹高殿,露葉散林光。  清鍾始戒夜,幽禽尚歸翔。誰複掩扉臥,不詠南軒涼。 藍嶺精舍  石壁精舍高,排雲聊直上。佳遊愜始願,忘險得前賞。  崖傾景方晦,穀轉川如掌。綠林含蕭條,飛閣起弘敞...
解鈴還需繫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5 例句 出處 明·瞿汝稷《指月錄》:『金陵清涼泰欽禪師,性豪逸,眾易之,法眼獨契重。一日眼問眾:「虎項金鈴,是誰解得?」眾無對,師適至,眼舉前語問,對曰:「系者解得。』 故事 古代金陵(地名)清涼寺有個法燈禪師,平時性情豪放,不守佛門的清規戒律,所以其它和尚都看不起他,唯獨有個叫法眼的禪師很器重他。一天法眼
變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將佛經描述的故事,圖繪成畫,以便傳播佛法。變相曾流行於古印度及中國六朝、隋、唐之際。《五燈會元.卷一.弘忍大滿禪師》:「其壁本欲令處士盧珍繪楞伽變相,及見題偈在壁,遂止不畫,各令念誦。」
回心轉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xīn gǎi niàn釋義︰猶「回心轉意」。見「回心轉意」條。 01.《喻世明言.卷三○.明悟禪師趕五戒》:「謝瑞卿也恐怕子瞻一旦富貴,果然謗佛滅僧,也要勸化他回心改念。」 參考詞語︰轉意回心注音︰ㄓㄨㄢˇ |ˋ ㄏㄨㄟˊ ㄒ|ㄣ漢語拼音︰zhuǎn yì huí xīn釋義︰猶「回心轉意」。見「回心轉意」條。 01.《西遊記.第二七回》:「那大聖見長老三番兩覆,不肯轉意回心,沒奈何纔去。」 參考詞語︰心迴意轉注音︰ㄒ|ㄣ ㄏㄨㄟˊ |ˋ ㄓㄨㄢˇ漢語拼音︰xīn huí yì zhuǎn釋義︰猶「回心轉意」。見「回心轉意」條。 01.《兒女英雄傳.第二五回》:「雖望著姑娘心迴意轉,...
機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用語。眾生信受佛法的時機和因緣。《景德傳燈錄.卷四.嵩嶽慧安禪師》:「讓機緣不逗,辭往曹谿。」
冷言冷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冷」與「熱」相對,冷冰冰的話,自然不熱情,這種話語,多帶有譏刺、嘲諷的意味。出現「冷言冷語」這句成語較早的文獻,如《虛堂和尚語錄.卷二.婺州雲黃山寶林禪寺語錄》:「山門疏,關著門,盡是自家屋裡,何須冷言冷語,暗地敲人。」山門,是寺院的大門。禪師說:「把山門一關,寺裡頭住的都是自家人了,大家何必冷言冷語,暗地裡損人呢?」從最後一句話,可見冷言冷語有暗含譏刺、嘲笑的意味。這句成語有時會轉成「冷言酸語」、「冷言熱語」、「尖言冷語」,意思大約相似。
佛口蛇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嘴巴說得十分仁善,卻心懷惡毒。《五燈會元.卷二○.淨慈曇密禪師》:「古今善知識,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籠檻。」明.梅鼎祚《玉合記》第二○齣:「好兩個佛口蛇心,你且去殿上伺候,怕有客來,好生支應。」也作「蛇心佛口」。
去偽存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除虛偽的,保留真實的。《續傳燈錄.卷一二.和州褒禪溥禪師》:「權衡在手,明鏡當臺,可以摧邪輔正,可以去偽存真。」
作賊心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五燈會元.卷一五.智門祚禪師法嗣》:「卻顧侍者云:『適來有人看方丈麼?』侍者云:『有。』師云:『作賊人心虛。』」後比喻做壞事怕人察覺而內心不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四回:「偏偏那天又在公館裡被端甫遇見,作賊心虛,從此就不敢再到端甫處搗鬼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