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深惡痛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厭惡、痛恨到極點。《野叟曝言》第三八回:「汝弟平日所深惡痛嫉者,是異端惑世,宦寺擅權。」也作「深惡痛」、「深惡痛恨」、「深惡痛疾」、「深惡痛絕」。
神州陸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國土淪陷,被敵人占領。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
一跌不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蹶不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西漢劉向所撰《說苑》一書,記錄軼聞瑣事,雜以議論,以儒家思想為指歸,闡明國家興亡、政治得失之理,以為後世鑒戒。〈談叢〉這篇是各家名言彙編,其中「一噎之故,絕穀不食;一蹶之故,卻足不行」,本於《淮南子.脩務》:「今以為學者之有過而非學者,則是以一飽之故,絕穀不食;以一蹪之難,輟足不行。惑也。」大意是:現在因為有的學者有過錯就毀所有的學者,不再學習,就像一旦被飯噎到,便不再吃飯,跌了一跤,就畏縮不敢再向前走。這未免太糊塗了。後來「一蹶不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遭受挫敗,就再也不能振作起來。
未辨菽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四歲,根本無法親政,且有年長的哥哥,但欒書等人為了掌握政權,把周子當成傀儡,就稱讚周子十分聰明,並毀他的哥哥,說他十分無知,連豆子和麥子都沒辦法分辨,這樣的人怎麼可以做國君呢?後來「不辨菽麥」這句成語被用來形容人愚昧無知。亦用來比喻缺乏常識或判斷能力。
一錢不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僕,次年徙為燕相。性剛直,好任俠,食客日數十百人。後因酒後辱丞相田蚡,與其族皆見誅。 (4) 毀:毀,貶抑。 (5) 直:抵得上。通「值」。 (6) 效:摹仿。 (7) 呫囁:音ㄔㄜˋ ㄓㄜˊ,附耳細語。
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毀。《玉篇.言部》:「訿,毀也。」《楚辭.王逸.九思.遭厄》:「指正義兮為曲,訿玉璧兮為石。」
因公行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假公濟私」。見「假公濟私」條。01.《後漢書.卷四六.郭陳列傳.陳寵》:「斷獄者急於篣格酷烈之痛,執憲者煩於欺放濫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縱威福。」 
不辨菽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四歲,根本無法親政,且有年長的哥哥,但欒書等人為了掌握政權,把周子當成傀儡,就稱讚周子十分聰明,並毀他的哥哥,說他十分無知,連豆子和麥子都沒辦法分辨,這樣的人怎麼可以做國君呢?後來「不辨菽麥」這句成語被用來形容人愚昧無知。亦用來比喻缺乏常識或判斷能力。
老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輕視罵的話。猶老不修。《世說新語.卷一九.賢媛》劉孝標注引《妒記》:「溫平蜀,以李勢女為妾;郡主兇妒,不即知之。後知,乃拔刀往李所,因欲斫之。見李在窗梳頭,姿貌端麗,……主於是擲刀前抱之曰:『阿子我見汝亦憐,何況老奴。』」
美男破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年輕的男寵來讒老成的人,使老成的人不再受重視。《逸周書.卷二.武稱解.第六》:「美男破老,美女破舌。」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