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邑犬群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里的狗聚在一起吠叫。比喻小人群聚以毀賢人。《楚辭.屈原.九章.懷沙》:「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誹俊疑傑兮,固庸態也。」
跌而不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蹶不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西漢劉向所撰《說苑》一書,記錄軼聞瑣事,雜以議論,以儒家思想為指歸,闡明國家興亡、政治得失之理,以為後世鑒戒。〈談叢〉這篇是各家名言彙編,其中「一噎之故,絕穀不食;一蹶之故,卻足不行」,本於《淮南子.脩務》:「今以為學者之有過而非學者,則是以一飽之故,絕穀不食;以一蹪之難,輟足不行。惑也。」大意是:現在因為有的學者有過錯就毀所有的學者,不再學習,就像一旦被飯噎到,便不再吃飯,跌了一跤,就畏縮不敢再向前走。這未免太糊塗了。後來「一蹶不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遭受挫敗,就再也不能振作起來。
不直一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僕,次年徙為燕相。性剛直,好任俠,食客日數十百人。後因酒後辱丞相田蚡,與其族皆見誅。 (4) 毀:毀,貶抑。 (5) 直:抵得上。通「值」。 (6) 效:摹仿。 (7) 呫囁:音ㄔㄜˋ ㄓㄜˊ,附耳細語。
巧言利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偽的言辭,鋒利的口才。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三人皆詐偽,巧言利口以進其身。」南朝齊.東昏侯〈誅謝朓詔〉:「妄惑朱紫,貶朝政,疑間親賢,巧言利口。」
清原正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正本清源」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二三.刑法志》今漢承衰周暴秦極敝之流,俗已薄於三代,而行堯舜之刑,是猶以鞿而御駻突,違救時之宜矣。且除肉刑者,本欲以全民也,今去髡鉗一等,轉而入於大辟。以死罔民,失本惠矣。故死者歲以萬數,刑重之所致也。……豈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論,刪定律令,籑二百章,以應大辟1>。其餘罪次,於古當生,今觸死者,皆可募行肉刑。及傷人與盜,吏受賕枉法,男女淫亂,皆復古刑,為三千章。欺文致微細之法,悉蠲除。如此,則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專殺,法無二門,輕重當罪,民命得全,合刑罰之中,殷天人之和,順稽古之制,成時雍之化。 〔注解〕 (1) 大辟:死刑。
謗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誇大不實的言論進行毀、中傷。《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唐主探問得二將交怨,卻密地將蠟書招誘重進反叛,無非是謗毀反間的言語。」也作「毀謗」。
深文巧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文,嚴苛的法條。巧劾,巧妙的彈劾別人。深文巧劾指巧妙的援用嚴苛的法條,陷人入罪。《周書.卷二三.蘇綽傳》:「今之從政者則不然。深文巧劾,寧致善人於法,不免有罪於刑。」也作「深文巧」。
不直一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僕,次年徙為燕相。性剛直,好任俠,食客日數十百人。後因酒後辱丞相田蚡,與其族皆見誅。 (4) 毀:毀,貶抑。 (5) 直:抵得上。通「值」。 (6) 效:摹仿。 (7) 呫囁:音ㄔㄜˋ ㄓㄜˊ,附耳細語。
氣湧如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氣憤到極點。宋.陸游〈答王樵秀才書〉:「間偶見程文一二可愛者,往往遭塗抹疵,令人氣湧如山。」《聊齋志異.卷八.崔猛》:「崔聞之,氣湧如山,鞭馬前向,意將用武。」
僅辨菽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四歲,根本無法親政,且有年長的哥哥,但欒書等人為了掌握政權,把周子當成傀儡,就稱讚周子十分聰明,並毀他的哥哥,說他十分無知,連豆子和麥子都沒辦法分辨,這樣的人怎麼可以做國君呢?後來「不辨菽麥」這句成語被用來形容人愚昧無知。亦用來比喻缺乏常識或判斷能力。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