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侮辱,使人難堪。如:「羞辱」。《漢書.卷四.文帝紀》:「以羞先帝之遺德。」
啟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啟發指示,使人有所領悟。如:「這場精闢的演講,對我待人處事的觀念和態度啟示良多。」清.錢大昕〈廿二史攷異序〉:「戊戌設教鍾山,講肄之暇,復加討論。閒與前人闇合者,削而去之;或得於同學啟示,亦必標其姓名。」
2.使人有所領悟的啟發與指示。如:「從失敗中得到的啟示,更為珍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屋後的牆。《淮南子.齊俗》:「顏闔、魯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幣先焉,鑿培而遁之。」漢.高誘.注:「培,屋後牆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駐紮、駐屯。《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
一目了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二.詞曲部.音律.別解務頭》:「措詞又須言之極明,論之極暢,使人一目了然。」
普天同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誅也。」帝悅之,擢領雍州刺史,封射陽亭侯,五年為真。安定羌大帥辟蹏反,討破降之。每羌、胡來降,淮輒先使人推問其親理,男女多少,年歲長幼;及見,一二知其款曲,訊問周至,咸稱神明。 〔注解〕 (1) 禹:夏代開國之君。相傳因治水有功,得舜讓位,立國為夏。 (2) 防風:即防風氏。夏之諸侯,生卒年不詳。禹平定天下,大會諸侯於塗山,防風氏違命遲到,禹殺之。 (3) 大戮:殺死、處死且陳屍示眾。 (4) 溥天:同「普天」,全天下的意思。溥,音ㄆㄨˇ。
心悅誠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只有一百方里的地,就成功了。用武力來征服人,被征服的人不是從心裡服從,只是因為力量不足;用道德仁義使人服從,那些歸順的人是內心裡感到喜悅而且誠意歸服,就像孔子的眾多學生信服孔子那樣。後來「心悅誠服」這句成語,就孟子話中「中心悅而誠服也」演變而出,用來指誠心誠意地歸服。
格格不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扞格不入注音︰ㄏㄢˋ ㄍㄜˊ ㄅㄨˋ ㄖㄨˋ漢語拼音︰hàn gé bù rù釋義︰即「格格不入」。見「格格不入」條。 01.宋.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卷五.書.與徐子宜書其二》:「所欲為者,如取如攜,不見有毫髮畏憚之意。惟其正論誠意,則扞格而不入,乃以此自謂其明且公也。」(源) 參考詞語︰格格不納注音︰ㄍㄜˊ ㄍㄜˊ ㄅㄨˋ ㄋㄚˋ漢語拼音︰gé gé bù nà釋義︰即「格格不入」。見「格格不入」條。 01.清.昭槤《嘯亭續錄.卷三.詩文澀體》:「宋子京(祁)詩文瑰麗,與兄頡頏。其《新唐書》好用僻字澀句,以矜其博,使人讀之,胸臆間格格不納,殊不爽朗。」
一舉兩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不便,子獨不可以忠為子主計,以其餘為寡人乎?」陳軫曰:「王獨不聞吳人之遊楚者乎?楚王甚愛之,病,故使人問之,曰:『誠病乎?意亦思乎?』左右曰:『臣不知其思與不思,誠思則將吳吟。』今軫將為王吳吟。王不聞夫管與之說乎?有兩虎諍2>人而鬥者,管莊子將刺之,管與止之曰:『虎者,戾蟲3>;人者,甘餌4>也。今兩虎諍人而鬥,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而兼兩虎也。無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齊、楚今戰,戰必敗。敗,王起兵救之,有救齊之利,而無伐楚之害。計聽知覆逆者,唯王可也。計者,事之本也;聽者,存亡之機。計失而聽過,能有國者寡也。故曰:『計有一二者難悖也,聽無失本末者難惑。』」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撫,用言行或物質等使人寬心。如:「慰問」、「勸慰」。《詩經.邶風.凱風》:「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生兒如此,足慰人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