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17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目標設定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讓成員產生認同感,更加投入於該目標。(3)協助成員自我督促與回饋:成員有追求目標的需求,因此,比起外在賦予回饋,協助成員自我督促工作進度,或自發性的回饋,是更具有激勵效果的。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目標設定理論Keyword:Goal-Setting Theory 參考資料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三版)。台北市:高等教育。P.331-332謝文全(2012)。教育行政學(四版)。台北市:高等教育。P.24796
一髮千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賈鄒枚路傳.枚乘》裡,「夫以一縷之任,係千鈞之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拿一根細線繫著千鈞的重物;另外在唐.韓愈〈與孟尚書書〉中,「其危如一髮引千鈞」,這句話的意思是:情勢的危急,就像是在一根頭髮上,掛著千鈞重的東西一樣。這兩處的說法都是危險的意思後來「千鈞一髮」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非常危險。「千鈞一髮」較早的書證如宋.李曾伯〈水龍吟.吾皇神武中興〉詞:「中流孤艇,千鈞一髮,老夫何有?」
象徵暴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團體及上層階段運用其既得的權力關係來灌輸強制性的文化。再者,在教學行動中,「象徵暴力」不一定只透過外在看得見的方式來進行並灌輸強制性的文化;而是可能以其他看不見得方式來進行強制性文化的灌輸,如:進行意識形態的控制。所以,象徵暴力具有有形與無形的樣態,而象徵暴力的行動亦有可能引來學生的反抗。至於「象徵暴力」的意涵,可以說是布爾迪厄詮釋其再製理論的主要架構之一。布爾迪厄認為一般人對社會世界象徵系統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某些人只注重符號主義的形式分析,而忽視其背後的權力脈絡;另一方面則專注於權力層面,卻未能確知象徵的效能,因而...
內憂外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管子.戒》:「君外舍而不鼎饋,非有內憂,必有外患。」指國家內部的動亂和外敵的侵擾。《孽海花》第二五回:「當此內憂外患,接踵而來,老夫子繫天下人望。」亦比喻個人所遭遇的內在糾紛與外在壓力的困境。清.方苞〈兄子道希墓誌銘〉:「時弟妹皆幼,內憂外患,獨身當亡,遂得危疾,連年景歲。」
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意識(consciousness)2 意識的功能3 意識的層面4 註釋 意識(consciousness)定義:個體對於內在事件(例如:身體變化、思想、知覺、感覺)和外在環境刺激的察覺狀態[註一]。 意識的功能1.監視(monitor)每個人要接收來自外部和內部的訊息非常多,個體不可能一一接受和處理,意識可以發揮其監視的功能,幫助我們察覺並選擇有意義的訊息。[註二]例如:當我們突然覺得急著想上廁所的時候,在這個情境下,我們就比較容易注意到沿途廁所的標誌在那裡,而不會注意到路邊的小廣告。2.控制(control)意...
忘筌得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得魚忘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筌,是竹編的魚籠,用以捕魚。蹄,是捕兔用的網子,即是兔罝。莊子用筌和蹄比喻為了達成目的而採取的手段,捕捉魚和兔才是獵人真正的目的。如果已經捕捉到魚,那筌就沒有用處,已經捉到兔子,那蹄也失去了作用,這兩者就可以拋棄不用了。同樣的,言論和著作是用以闡明道理的工具,道家認為天地間的至理,並非言語文字所能傳示,所以主張人不可拘泥於語言文字之中,一旦通達道理,就應該捨棄這些外在的形式。後來「得魚忘筌」這句成語被用來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亦用來比喻人在達到目的成功後就忘掉賴以成功的手段或憑藉物,有背義忘恩之意。
辨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兒童辨別學習時,要想了解兒童是否具備了內在條件,要求他指出刺激的一同特徵是必要的。在教學情境中安排外在條件時,教師可按學習原理中的兩項原則來處理:其一,當兒童表現正確反應時,立即給予適度的強化(表示讚賞)。其二,讓正確的反應多加幾次練習,以避免遺忘。 資料來源張春興(2005)。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競值架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上,競值架構的由一條縱軸和橫軸所組成四個象限,每個象限則代表一種對組織的理論、觀點。在現實情形中,外在環境是快速多變、且沒有標準答案,並充斥著矛盾與弔詭的現象,以下將詳細說明競值架構的四個象限:人際關係模式:位在左上方象限(內部、彈性),強調信任與歸屬感,目標為:參與、凝聚力、士氣、溝通。開放系統模式:位在右上方象限(外部、彈性),注重適應性,目標為:革新、適應、成長、外部環境支持、資源獲取、彈性功能與創造性。理性目標模式:位在右下方象限(外部、控制),任務功能取向,目標為:規劃、指示、目的釐清、生產、效率、完成任務、...
動機學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ry):個體為了自身舒適感,需將驅力維持在一個確定的喚醒水平上。3.誘因說(incentive):外在刺激出現會引發個體的特定動機。4.本能論(instinct theory):認為動機是天性的。5.心理分析論(psychoanalytic theory ):個體具有兩種基本驅力為愛 (Eros)與死(Thanatos)。二十世紀初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試圖從本能(instinct)瞭解動機。另外,根據驅力理論,人類有基本生理需求(例如食物、水、睡眠),需求是一種能量和驅力的來源,驅策個體使用能量降低需求。...
退化作用(Regress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行為回應。個體成長的過程中,幼稚的行為舉止漸漸被較成熟懂事的言行所取代,這是正常的發展狀態。然而當外在壓力事件過大,個體無法解決時,幼年時期的幼稚言行舉動就可能再次出現,個體像是退回到早期階段。例如成年人在情緒衝突或遭受挫折時,忽有類似兒童之幼稚舉動及態度,藉以趨避挫折及獲得安全感。人在幼年時期和長大以後處理事情的方式大不相同。小孩子犯錯,只要撒嬌、耍賴,便容易獲得他人的原諒;而長大過程中,我們透過學習瞭解負擔責任,以理性與思考解決問題的重要。但假設某天,突如其來地犯下大錯或遭遇挫折及情緒打擊時,一時之間不知作如是好,...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