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本指從孔竅中所發出的聲音,後泛指一切的聲音。如:「天籟」、「人籟」、「萬籟俱」。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至於林籟結響,調如竽瑟。」晉.王羲之〈蘭亭〉詩二首之一:「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貝多或貝多羅樹的簡稱。佛教徒或以其葉寫經。唐.皮日休〈奉和魯望寒夜訪上人次韻〉:「數葉貝書松火暗,一聲金磬檜煙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弄、逼迫。《水滸傳》第一一回:「誰想今日被高俅這賊坑陷了我這一場,……閃得我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受此寞。」
另起爐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聊齋志異.卷一一.陳雲棲》但明倫.評:「文情既不寞,至後而亦不至另起爐灶,且不嫌鶻突也。」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這首詩約作於開元十年作者年近四十之時。在開元十六年後從道光禪師學佛,以後隱居終南,他既追求清淨空,又不拾棄人生,所以詩中融入禪意,把參悟禪理與欣賞自然很好地結合起來。這首詩順應自然,尋求與自然默契的勝境,純以寫所用心取勝,人的行止,景的生滅,都沒有滯礙。「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寫景又不泥於景,無處不可適意,偶遇林叟,隨便談笑,竟不覺該有個回去的時候了,達到物我兩忘、色相俱空的境界。《送別》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這首詩通過對話的形式,表現了友矢志歸山、作者設酒...
喧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靜、肅靜、寧靜、安靜
Fritz_Perls_完形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asse):企圖操縱環境,以符合我們所看、所聽、所感覺、所思考及所做的決定。在此層次下,我們會有死的感覺或覺得一無是處。內爆(the implosive):如果充分經驗死,而不否認或淘哩,就會進入內爆層。藉由內爆的接觸,揭開自我防衛,接觸真實自我。外爆(the explosive):剝開內爆後,會創造外爆的狀態,脫去虛假角色和藉口,並釋放原先未了非真實的我所佔據的大量能量。接觸與抗拒接觸:接觸(contact)是改變與成長的必要條件,有效的接...
駭人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野叟曝言》第三五回:「黨桐欲以天子馭世之權,悉歸司禮;馮時欲以釋氏空之教,易百王治世之經;其意即欲皇上長生,其立說則已駭人聽聞。」
一塵不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非常乾淨,一點灰塵都沒有。《隋唐演義》第六回:「乃一淨室去處,窗明几淨,果然一塵不染,萬緣俱。」也作「纖塵不染」。
平分秋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李朴〈中秋〉詩(據《全宋詩.卷一二七五.李朴》引)1>皓魄當天曉鏡升,雲間仙籟無聲。平分秋色2>一輪3>滿,長伴雲衢千里明。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澈底清。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戰國楚.宋玉〈九辯〉。 (2) 平分秋色:指中秋時分。中秋為農曆八月十五日,因居秋季三個月之中,恰為秋天平分之處,故稱「中秋」。 (3) 一輪:指月亮。〔參考資料〕 戰國楚.宋玉〈九辯〉(據《文選.卷三三.騷下》引)皇天平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凜秋。白露既下降百草兮,奄離披此梧楸。去白日之昭昭兮,襲長夜之悠悠。離芳藹之方壯兮,余委約而悲愁。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