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2.53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脛而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為加高;損一把,飛不為加下。今君之食客,門左、門右各千人,亦有六翮在其中矣,將皆背上之毛,腹下之毳?詩曰:『謀夫孔多,是用不集。』」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說苑.卷八.尊賢》。 (2) 晉平公:春秋時晉國國君,生卒年不詳。 (3) 船人盍胥:划船的船夫盍胥。盍胥,春秋時人,生卒年不詳。 (4) 崑山:崑崙山的簡稱,綿延於新疆和西藏之間,西起帕米爾高原,北為塔里木盆地,南為藏北高原。〔參考資料〕 《說苑.卷八.尊賢》趙簡子游於西河而樂之,歎曰:「安得賢士而與處焉!」舟人古乘跪而對曰:「夫珠玉無足,去此數千里,而所以能來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來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趙簡子...
夢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夢中受驚。《聊齋志異.卷四.續黃粱》:「聞遊者呼曰:『兄夢魘?』豁然而寤。」
海市蜃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物理現象。以字義而言,蜃是指大蛤蜊,傳說蜃能吐氣而形成樓臺城市等景觀,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三.鱗部.蛟龍》。實際上,海市蜃樓的形成,是由於光線通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折射或反射作用,而使得遠處的景物影像被投映在空中或地面上。這種現象多在夏天時的沿海一帶或沙漠中出現。後亦用以比喻虛幻的景象或事物。《駢字類編.卷四六.山水門.海.海市》引《隋唐遺事》:「張昌儀恃寵,請託如市。李湛曰:『此海市蜃樓比耳,豈長久?』」也作「海樓」、「蜃樓」、「蜃樓海市」。
鶴立雞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元.律楚材〈和景賢〉詩一○首之一:「節操鵷雛捐鼠餌,風神野鶴立雞群。」
朝秦暮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秦和楚為戰國時代的兩大國,夾處其間的韓、趙、魏等國,時而事秦,時而事楚,反覆變化。後因以朝秦暮楚比喻人心反覆無常。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七.姑妄聽之三》:「爾我家三世奴,豈朝秦暮楚者?幼主妄行當勸戒,不從,則當告主人。」《精忠岳傳》第三一回:「楊虎朝秦暮楚,是個反覆小人。」也作「暮楚朝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豈、難道。《戰國策.趙策三》:「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唐.王勃〈滕王閣序〉:「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鳥盡弓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舊五代史.卷一九.梁書.氏叔琮等列傳》:「史臣曰:『叔琮而下,咸以鷹犬之才,適遇雲龍之會,勤勞王室,踐履將壇,然俱不得其死,豈不惜哉!得非鳥盡弓藏,理當如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垮臺、失敗。如:「倒閉」、「倒臺」。《三國志.魏書.卷九.曹爽傳》「夷三族」句下裴松之注引魏略:「卿用讀書何為!於今日卿等門戶倒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八回:「我們的生意,已經倒了。」
背道而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下之得失乎?宰相之耳目得聰明乎?必未也,而況於上以為天子聰明聖神乎?然則天下聰明心識,取之豈無其道?必有也,在乎知與不知,行與不行耳。噫!自開元2>以來,斯道寖3>衰,鮮能行者。自貞元4>以來,斯道寖微,鮮能知者。豈惟不知乎?不行乎?又將背古道而馳者也。何也?古者宰相以危言危行、扶危持顛為心;今則敏行遜言、全身遠害而已矣。古者宰相以接士為務,今則不接賓客而已矣。古者宰相以開閤為名,今則鎖其第門而已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 (2) 開元:唐朝玄宗的年號(西元713∼741)。 (3) 寖:音ㄐ|ㄣˋ,通「浸」,漸漸。 (4) 貞元:唐朝德宗的年...
如出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出於一轍注音︰ㄔㄨ ㄩˊ | ㄔㄜˋ漢語拼音︰chū yú yī chè釋義︰猶「如出一轍」。見「如出一轍」條。 01.宋.朱熹〈答陳明仲書〉其一:「程子之書,司馬張楊之說,不知其果皆出於一轍?」 參考詞語︰如循一軌注音︰ㄖㄨˊ ㄒㄩㄣˊ | ㄍㄨㄟˇ漢語拼音︰rú xún yī guǐ釋義︰猶「如出一轍」。見「如出一轍」條。 01.宋.范祖禹〈論宦官〉:「漢有天下四百年,唐有天下三百年,及其亡也,皆由宦官,相去五百餘年,如循一軌。」 參考詞語︰若出一轍注音︰ㄖㄨㄛˋ ㄔㄨ | ㄔㄜˋ漢語拼音︰ruò chū yī chè釋義︰即「如出一轍」。見「如出一轍」條。 01.宋.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