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9.83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隨遇而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石門文字禪.卷二二.舫齋記》宣城李德孚,有美才,善屬文。宣和初,與余邂逅於長沙,年既相若,且同學又相好也。久之,德孚侍親移漕江左,而官之金陵。即官舍之東,闢室以觀書,其室連數楹而戶相重,東西而視,如在船中,乃以「舫齋」名之。有客聿至,視其榜揭而疑之,曰:「以子為隱者?則忠義之色,功名之志,見施為語言。以子為非隱者?則山水之意,嗜好之異,與儕輩不侔。」……德孚仰而笑,俯1>而應曰:「吾非放愁也,但吾以忠信孝友為煙波2>,隨所寓3>而安之為舟舫4>。昔馮夷得之以游大川5>,漁父語已緣葦而去6>,意竊慕7>之,如是而已矣。」客愕然8>無對。明年,復來長沙9>,理前事以語余,請書以為記,於是乎書...
畫龍點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唐元竑《杜詩攟》卷一:「昔人畫龍點睛輒飛去,畫女子剌心即痛,伎藝到絕處,豈有神靈憑其筆端?」
循規蹈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ào jǔ xún guī釋義︰即「循規蹈矩」。見「循規蹈矩」條。 01.元.黃溍〈代淛東憲使請立律文正公書院公牒〉:「凡升堂而入室,必蹈矩而循規。」 02.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二三齣》:「積善存仁,蹈矩循規太古民。」 參考詞語︰蹈規循矩注音︰ㄉㄠˋ ㄍㄨㄟ ㄒㄩㄣˊ ㄐㄩˇ漢語拼音︰dào guī xún jǔ釋義︰即「循規蹈矩」。見「循規蹈矩」條。 01.明.徐霖《繡繻記.第三齣》:「空勞讀數行書,蹈規循矩沒是非。」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之為欺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孫、吳之略?峨大冠、托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臯之業?盜起而不知禦,民困而不知救,吏姦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廩粟而不知恥。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醲2>而飫3>肥鮮者,孰不巍巍乎4>可畏,赫赫乎5>可象6>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7>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予默然無以應。退而思其言,類東方生滑稽之流。豈其憤世疾邪者?而託于柑以諷? 〔注解〕 (1) 劉基:西元1311∼1377,字伯溫,明浙江青田人。輔佐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誠意伯,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閒。如:「閒暇」、「應接不暇」、「自顧不暇」。《孟子.梁惠王上》:「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唐.韓愈〈與于襄陽書〉:「雖遇其人,未暇禮。」
以德報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宋史.卷三九六.史浩列傳》:「上知之茂嘗毀浩,曰:『卿豈以德報怨?』浩曰:『臣不知有怨,若以為怨而以德報之,是有心也。』」
江河日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內篇六.文集》:「江河日下,豪傑之士,從狂瀾既倒之後而欲障百川於東流,其不為舉世所非笑而指目牽引為言詞,何可得!」
厲兵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厲兵秣馬」條。 01.《晉書.卷九七.四夷列傳.西戎》:「今將秣馬厲兵,爭衡中國。」 02.元.律楚材〈答楊行省書〉:「北闕之恩,秣馬厲兵,可報西門之役。」 參考詞語︰勵兵秣馬注音︰ㄌ|ˋ ㄅ|ㄥ ㄇㄛˋ ㄇㄚˇ漢語拼音︰lì bīng mò mǎ釋義︰勵,通「厲」。「勵兵秣馬」即「厲兵秣馬」。見「厲兵秣馬」條。 01.唐.陳子昂〈為建安王與遼東書〉:「請都督勵兵秣馬,以待此期。」 02.《水滸傳.第九四回》:「山士奇到壺關,知蓋州失守,料宋兵必來取關,日日勵兵秣馬,准備迎敵。」 參考詞語︰礪戈秣馬注音︰ㄌ|ˋ ㄍㄜ ㄇㄛˋ ㄇㄚˇ漢語拼音︰lì gē mò mǎ釋義︰戈,武器。「礪...
倚馬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十朋〈上太守李端明書〉:「唐翰林應長庚之夢,世號謫仙人。立馬萬言,而文章為天下之法,孰謂其非天人?」 參考詞語︰倚馬雄才注音︰|ˇ ㄇㄚˇ ㄒㄩㄥˊ ㄘㄞˊ漢語拼音︰yǐ mǎ xióng cái釋義︰傑出而敏捷的文才。典同「倚馬可待」。參見「倚馬可待」條。 01.宋.劉一止〈念奴嬌.故山秋晚〉詞:「倚馬雄才,凌雲逸氣,路覺丹霄直。三千牘就,看君歸奏文石。」 參考詞語︰揮毫立馬注音︰ㄏㄨㄟ ㄏㄠˊ ㄌ|ˋ ㄇㄚˇ漢語拼音︰huī háo lì mǎ釋義︰「立馬」猶「倚馬」。「倚馬揮毫」即刻成文。典同「倚馬可待」。見「倚馬可待」條。 01.宋.劉辰翁〈瑞鶴仙.正丹翁初度〉詞:「老子文章...
一成不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一成不易注音︰| ㄔㄥˊ ㄅㄨˋ |ˋ漢語拼音︰yī chéng bù yì釋義︰猶「一成不變」。見「一成不變」條。 01.《明史.卷三一.曆志一》:「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之智力有限……惟合古今人之心思,踵事增修,庶幾符合。故不能為一成不易之法也。」 02.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外篇一.和州志前志列傳序例下》:「窮經之業,後或勝前;豈作志之才一成不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