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千鈞一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鈞一髮」原作「髮引千鈞」。典源本於《列子.仲尼》。中山公子牟,是魏國公室的公子,愛好與賢人交遊,不管國事,他很推崇趙國人公孫龍的學說。樂正子輿知道後,對著公子牟嘲笑公孫龍說:「公孫龍言辭荒誕,善於詭辯,像他說的髮引千鈞、白馬非馬等言論,根本是違背客觀規律的謬論!」公子牟聽了反駁樂正子輿說:「智者的話,本來就不是愚者所能了解的,你說那些言論不合理,其實是因為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拿『髮引千鈞』來說,一根頭髮之所以可以繫著千鈞重物,這是因為頭髮承受力量均衡的原因。』」以一根細髮絲,拉引千鈞之重物,在一般人的看法,本來就是隨時會斷,《列子》此處所說的「髮引千鈞,勢至等」是一種邏輯推論,並不影響「...
|
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保持、堅持。唐.皇甫冉〈太常魏博士遠出賊庭江外相逢因敘其事〉詩:「秉節身常苦,求仁志不違。」元.劉時中〈端正好.眾生靈遭魔障套.三煞〉:「這相公主見宏深,秉心仁恕。」
|
蹊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怪異而違背常情。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一折:「子細尋思,兩回三次,這場蹊蹺事。」《文明小史》第三六回:「六人看這光景,覺得有些蹊蹺。」也作「蹺敧」、「蹺蹊」。
|
退避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而能力。」晉侯無親,外內惡之。吾聞姬姓,唐叔之後,其後衰者也,其將由晉公子乎?天將興之,誰能廢之,違天必有大咎。」乃送諸秦。 〔注解〕
(1) 楚子饗之:楚莊王以酒宴款待晉國公子重耳。楚子,指楚莊王(?∼西元前591),春秋時楚國國君,名侶。有雄才,任用伍舉、蘇從,勵精圖治,國勢大張,滅庸克宋,伐陳圍鄭,與晉爭霸,為春秋五霸之一。在位二十三年,諡莊。饗,音ㄒ|ㄤˇ,以盛宴款待賓客。
(2) 反:通「返」,回到。
(3) 不穀:不善,古代君侯自謙之詞。
(4) 羽毛齒革:珍禽異獸的鳥羽、獸毛、象牙和皮革。
(5) 波及:澤及、影響到。
(6) 靈:威靈。
(7) 治兵:出兵,指開...
|
孤陋寡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知識的系統性而缺乏條理。獨自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切磋、研討,就會造成學識淺陋而見聞不廣。對朋友怠慢就違背了師長的教導;一旦言行偏差,就會荒廢了自己的學業。這六項,就是導致教育失敗的原因。後來「孤陋寡聞」被用來形容學識淺薄,見聞不廣。
|
言不由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詞與心意相違背。如:「他一向討厭交際場合,因為人們說的盡是些言不由衷的應酬話。」也作「言不由中」。
|
食古不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閻爾梅〈破山和尚語錄序〉(據《白耷山人文集.卷上》引)是以善知識之示人也,欲其要言不煩也,而又欲其無漏;欲其匪夷所思也,而又欲其近情;欲其無之非是也,而又欲其當機;欲其玅理現前也,而又欲其不測1>。親切則恐其不文也;艱深則恐其不入也;痛快恐其不蘊藉2>也;依違3>恐其不創獲也;驚人恐其不根4>也;援古5>恐其食生不化也;駢麗6>恐其不虛微也。今試取破山之《語錄》讀之,數者曾有一於此乎?典謨雅頌,當時無慮數千萬帙,今之所存僅尼父既刪之後數卷耳。 〔注解〕
(1) 不測:不能預料。
(2) 蘊藉:含蓄不外露。
(3) 依違:順從或違背,猶疑不能作決斷。
(4) 不根:沒有根據。
(...
|
疾風勁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隋書.卷四一.高熲等傳》:「史臣曰:『……君邪而不能正言,國亡而情均眾庶。予違汝弼,徒聞其語,疾風勁草,未見其人。禮命闕於興王,抑亦此之由也。』」
|
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違抗、拂逆。《史記.卷六二.管晏傳》:「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警世通言.卷九.李謫仙醉草嚇蠻書》:「豈非逆天之咎徵,衡大之明鑒與!」
|
咬文嚼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這件事之後,卻責備陶侃怎麼可以用「信」字去典當換錢,要陶侃去將字贖回。陶侃心裡雖然不願意,但母命難違,只好又去韓家。陶母口中雖然斥責陶侃,心裡也明白陶侃的用意,很想替他招待那位學者。於是等陶侃出門,陶母便剪下一頭長髮拿到街市上賣錢。陶母在街市上賣頭髮時,正好遇見了韓夫人。韓夫人知道陶母痛斥了陶侃一頓的事之後,覺得無法理解,便問道:「不過是一張紙罷了,有什麼好生氣的?」陶母便回答:「陶侃也和你有同樣的想法,認為是我太過分咬文嚼字。但是,不論男女,都必須有了這個『信』字,才能得到別人的敬重,怎麼可以小看它呢?」這裡就用到了「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形容拘泥於文字詮釋而流於見解迂腐、淺陋,或用於形...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