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38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介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介紹個人家世背景與學經歷、專長等。如:「老師要求每位同學上臺做一分鐘的自介紹。」「請你先簡單自介紹一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有、只以自為觀點。如:「唯論」。《左傳.僖公七年》:「唯知女,女專利而不厭,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元曲選.連環計.第一折》:「孤家看來,朝裡朝外,唯獨尊,若要舉事之時,那一個敢道個不字兒。」
認定混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認定(或同體)混淆是指艾利克森(E.H. Erikson)一九六三年所提出來的人格發展八大時期中,第五個時期(青年期)如果發展不順利時所形成的危機。在青年期中,青少年的發展特徵是自認定(identity)的形成,也就是指青少年在面對新環境時,會將過去的經驗、目前的知覺和對未來的期望產生關聯,以便形成一個統整的自,達到自認定的目的。但是,在發展過程中有可能會遭遇困難而阻礙了自認定的發展,這種情形稱之為「自認定混淆」。在形成自認定的歷程中,青少年會去思考有關「個人」的問題,例如「現在想要什麼?」「有那些能力?」「父母期望將來做什麼?」「自己希望將來如何?」等。經過反覆的...
調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調整 (self-regulation) 係指個體會透過自身的觀察與經驗到外在行為的結果進行判斷,並藉此修正自的行為,亦即個體會藉由行為結果,對自己的認知、動機、情感及行為產生監控、評估與調整的功用。   自調整一詞是由Bandura 所提出,認為個體的自調整是個人、行為及環境三者彼此之交互作用,也進一步指出,當學習者從事學習活動時,會透過自觀察、自判斷與自反應等過程來調整其學習行為。   自調整廣泛被應用在學習情境上,因為可以解釋個體的學習歷程,並協助學習過程中有效的監控、掌握自的學習情形,且從中做適當的調整,提升自的學習成效。例如,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指定閱讀範...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包在身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事情保證或有把握。如:「這件事您不用擔心,包在身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的軍隊。《文選.王粲.從軍詩五首之四》:「逍遙河堤上,左右望軍。」
你有千條妙計,有一定之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指不論對方用何種方法,自己均有對策可應付。如:「你少沾沾自喜。你有千條妙計,有一定之規,好戲還在後頭,大家走著瞧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咱們、們。如:「社會的和諧與進步,你都有責任。」《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你雖則隔省同年,今日天涯相聚,便如骨肉一般。」《儒林外史》第一回:「此兄不但才高,胸中見識,大是不同,將來名位不在你之下。」
惠子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惠子與莊周為莫逆之交,惠死後,莊周過其墓,曾以匠石斫堊的寓言,感慨知友不在的落寞。典出《莊子.徐无鬼》。後比喻朋友相知之深。《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其言之不慚,恃惠子之知也。」唐.李白〈與賈少公書〉:「惠子知,夫何間然。」
彼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敵方兵力眾多而方兵力薄弱。《韓非子.難一》:「晉文公將與楚人戰,召舅犯問之曰:『吾將與楚人戰,彼眾寡,為之奈何?』」《晉書.卷一二二.呂光載記》:「彼眾寡,營又相遠,勢力分散,非良策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